老管事见他拿走烧火棍,有些不明所以,只当他是念旧,带个玩具玩耍。
当夜,徐福又去看了自己的大姐。
大姐嫁给了当地一个有名的乡绅之子,也算大户人家。大姐夫读过书,却无甚功名,如今跟在家中做生意。徐福观他的人生剧本,没什么才华,也无甚劣迹,算是个本分人。
姐弟两人再相见,大姐一把将他搂进怀里,哭得稀里哗啦。
徐福有些尴尬。
姐弟两人聊了许久,多是些童年的趣事和婚后的生活琐事。
总的来说,婚后生活有些小摩擦,还算甜蜜。
她却不知,她的诉说里,生活重心已经渐渐偏向了夫家。虽然也很想念娘亲,却不能经常回娘家去看望,只能时常找理由回去。
这就是这个时代女儿们的命运。
大姐夫对小舅子去了大禅寺出家有些惊讶,他以前可不知道这些。还打听徐福是否学过武功,显然对此十分好奇。
徐福给了他们几颗养气丹、血气丹。
叮嘱他们捏碎了吃,否则虚不受补。
临走时他单独将大姐夫叫到后院,一拳轰在院中假山上,假山化作灰尘飘扬一地,“以后对我大姐好一点,若是敢对我大姐不忠,就想想这块石头。”
大姐夫差点吓尿,回过神来后又有些哭笑不得。
这便是徐福第一次省亲的全过程。
次日,入夜。
一艘小号星槎,从大禅寺灵蝉后山临江悬崖上飞出。
越过崇山峻岭、飞跃蜿蜒大河,直往云州方向飞去。
如果说之前的星槎是巡洋舰,这一艘小号星槎,只能算是中小型游艇。
星槎的整体长度不过二十米,是一艘速度飞快的飞行载具,最高时速可达到300公里。
为了速度,这艘灵蝉星槎上也牺牲了许多功能,纯属代步飞行法宝。但大禅寺出品,其实也不赖,就相当于豪华游艇与小跑车之间的区别。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就算是这样的一艘功能简单的飞行法宝,也代表着佛门圣地大禅寺的脸面。
毕竟不是什么势力,都能拥有大型飞行法宝的。
洛水悠悠。
此时天尚未亮,在星槎的灯炷映照下,天上星月黯然失色,似在显示大禅寺的兴旺,使四方诸州亦失去往日的光辉。
甲板上楼起两层,可容纳数十人同乘。
徐福这次却只带了七人同行。
真宫、真影、真崖、悟陵、悟冢。
星槎的操作极为简便,但未免途中有损,还是带了一名阵法师真言和丹火师真焰随行。
三桅巽风帆张满下,反射着月光,在帆面上留下道道神秘符文痕迹。
星槎以不紧不慢的速度,沿着洛河而下,朝云州方向飞去。
行了三日后,星槎出云州。
洛水流经至此,在沿途数条大大小小的支流汇入之下,更显得气势磅礴。
一路向北,奔腾着流向广袤云州大陆,最后经入海口进入北溟海。
徐福的目光落在岸旁林木外冒起的村落、古城上,相比洛州的繁华,这里的建筑明显落后、破旧不少。
云州也是靠海的大州,物产丰富,云州多水,水运交通方便。按说就算比不上洛州,也不会太差。
奈何云州多山,陆路交通严重不畅。
云州地处亚热带,气候炎热,山中多瘴气。
常有匪患作乱之后就往山中一躲,官兵都拿他们没有办法。加上云州本地宗门、门阀,部落等各方势力错综复杂,大乾王朝的政令很难顺畅的下达到基层。
加上赋税繁重,层层剥扣之下,最后吃苦的只能是劳民大众。
进入云州之后,徐福就下令,将星槎落进水中,收了大禅寺的招牌和星槎两翼,伪装成一艘普通的商船在水上航行。
渐渐偏离洛河主航道,向着云州洛州交界处的云界城方向的行驶去。
河道渐窄,水流湍急,周围大山渐渐多了许多。高耸入云的大山,也随处可见。
两岸虫鸟声不绝入耳。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船舱二楼中,在悟陵、悟冢的注视下,徐福奋笔如飞。
书写下一篇文章,送给这两兄弟。
云:“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蜈蚣百足,行不及蛇;雄鸡两翼,飞不过鸦。马有千里之程,无骑不能自往;人有冲天之志,非运不能自通。……
“天不得时,日月无光;地不得时,草木不生;水不得时,风浪不平;人不得时,利运不通。注福注禄,命里已安排定,富贵谁不欲?人若不依根基八字,岂能为卿为相?……”
勉励之。
这篇《寒窑赋》,在前世极为经典。
原著中有诸多引用典故,如“文章盖世,孔子厄于陈邦;武略超群,太公钓于渭水。颜渊命短,殊非凶恶之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