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自杀的,要不是就是被皇帝赐下毒药,自己想不开的,手上有些闲钱的,就把选择吞金。
那些自以为忠于国家,忠于社稷的,就喜欢撞墙撞柱子,脑浆鲜血洒的满地都是,蛮有视觉冲击感的。
平民百姓,没有黄金,吞不了金;没有多余的钱买药,撞墙之类的,他们不敢尝试,要是不怕疼,不怕死的太过惨烈,也混不到那么凄惨
他们唯一能够选择的,经济又实惠的方式,恐怕就是上吊了,没什么成本,又不会太疼,死像也不怎么难看,家人看到了,也不会太多伤心。
文人雅士觉得自己活不下去了,那又怎么解决呢?
吞金,太俗气;上吊,感觉没骨气;学日本文化剖腹,那太疼;学古代忠臣撞墙,那更是不可能,那些搞艺术,追求美的诗人,不喜欢那种难看的方式
投河,那就是一个非常合适他们的方式。
自从伟大的爱国诗人选择投河自杀后,这种自我了结的方式一直流传到至
在张若琳的那个世界,哪怕到了二十世纪,像王国维、老舍,也是采取这样文人代代相传的方式。
据说河水很清澈,挂掉之后于于净净的,人在河水里,转眼间就消失了。
诗婕也曾经无数次幻想过自己的死亡。
其实更像是在做梦。
梦到岸边的香草,小洲上的兰花,香气浓郁,颜色青葱。
梦到清澈见底的河水,梦到河床底下漂亮的鹅卵石,自由游泳的鱼儿,梦到天上飞过的白鹭,梦到蓝色的天空,梦到那白色的云朵。
就是梦不到太阳。
她呢?
肯定是一身白衣,为什么是白衣呢?
白色,看起来很纯洁。
古语是不有云:想要俏,一身孝嘛
西式婚礼中,新娘穿的就是一身白衣。
一身的大红,看起来虽然喜庆,不过穿红色衣服投河,会很别扭。
投河时候的心境,应该是充满忧伤的。
就像屈原投河时,为楚国而悲伤一样。
诗婕是小女人,没有忧国忧民的心,却不想破坏那股诗一般的伤情。
跳下去之后会怎样,诗婕只知道,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