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里能够这样想:其实姐也能上大学的,成绩没问题,就是考上了,没去读而已
不过很显然,她没法用这样的精神胜利法。
在高中,在老师眼中,她一直是那种勤奋努力却又缺乏天赋的那一类学生
每天的作业认认真真的完成,最早起床到教室,最晚离开教学楼,有些内向,本本分分,从不跟同学闹矛盾。
不过很显然,这样的努力没能得到预想的效果。
哪怕她再怎么努力,也终究比不上那些“聪明”的同学。
课间休息的时候,她偶尔抬起头,看到那些成绩好的同学嬉笑打骂,非常羡慕。
听说学习要劳逸结合才好,不过这东西,小敏不会,她只希望自己的努力能稍微让自己安心一点,能够稍微补足天赋上的差距。
一次次的努力,换来的却是一次次失望,努力已经成为习惯,习惯性地接受失望,高考也发挥的平平常常,于是她外出打工了。
她唯一的愿望就是能把妹妹供上大学,妹妹不像她,是个聪明伶俐的家伙
对于能考上大学的人,她本能地有些崇拜、羡慕、嫉妒,种种情绪汇聚在一起。
对张若琳,她更多的是一种崇拜。
一来,她在蒋家受到刘叔的照顾,刘叔临走时吩咐她要好好照顾小小姐;二来,张若琳脾气不错,还帮她摆脱蒋若虎的纠缠,给她一份丰厚的工作。
看看手机,十一点过了,小敏跑到厨房去准备午餐。
事实证明,记者发布会举办的效果不错,很多记者们都把注意力转向了张若琳所说的事实,当然还是有部分媒体还在抹黑张若琳。
周老师算是彻底地冲这件事里摆脱出来,第二天的报道里,他的名字几乎没有再被提到。
张若琳也松了口气,周老师没事,那就好了。
部分记者好像真的跟张若琳扛上了,说就算那是事实,也应该经过“艺术”的加工,她虽然说得事实,也应该委婉一下,而不是字里行间充斥着对政府的埋怨。
被一帮牛皮糖黏住,张若琳真的是焦头烂额。
她已经做好了,与记者们打持久战的准备。
就在她郁闷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