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秦时之儒家小师叔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65章 ,韩魏攻楚,廉颇的醒悟(3/6)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燕极可能带着寿春的守军从巨阳出发,与我们对峙,扼杀住我们的攻势,等待援军的到来。”

    他们之所以连下五城,靠的就是出其不意和速战速决,楚国大军没有从秦楚边境撤回来,之前秦国在南郡的动作,让楚国以为秦国要攻打楚国,所以精锐大军都在秦楚边境,所以才给了韩魏机会,让他们快速突进。

    卫庄想的是靠着楚国还没反应过来,尽可能的拿下足够多的靠近韩魏边境的城池,从而为韩国扩张领土和土地,换取战略纵深和人口土地,现在的韩国根本养活不起现在的军队,现在的军队已经是经过裁剪了。

    虽然韩楚中间还有魏国,但是韩国已经和魏国达成协议,用陈睢阳等地换取许上蔡等地,这种事情在春秋战国并不少见,换地只要有利可图大家都不会拒绝。

    “那你认为应该如何?兵者诡道也,我带领一万人马急行军,在巨阳一带设伏。”卫庄说道。

    “你太嫩了,如果我是想项燕我会坚守巨阳,首先野战对于人数少的楚军不利,而且有着魏武卒和击刹弩兵,楚军野战没有任何优势,巨阳城高河深足以坚守拖住我们。

    而打仗不一定要看战场,朝堂比敌军更可怕,楚国的民政原本是春申君和屈景昭三族平分,但春申君死,现在楚军粮草完全依靠屈景昭三族供应,彭城还有着最少五万守军,守将是景愿。

    我是项燕,我会让景愿支援到睢阳,等到秦楚边境的楚国撤回,从而三面围攻,虽然给了我们喘气的机会,但最大可能的保证了后勤和军队人数上的胜出,能够更加稳定的取得这次的胜利。”廉颇说道。

    长平之战廉颇就输在了朝堂和后勤供应上,当初秦赵两国将未来全部压在了长平之战上,对峙到最后,两国的后勤和国内粮草支援其实都见底了,尤其是秦国,毕竟战场在赵国,秦国路远粮食消耗比赵国更大,接下来比拼的就是君主的信任和朝堂。

    很明显赵国输了,赵王顶不住压力了,最终换将,而秦国,秦昭襄王举全国之力支持秦军,而赵国呢?其实以平原君赵胜为首的权贵还有粮食,但是因为君主的猜忌,导致这些人不敢捐出粮食,怕被猜疑收买人心,也怕从而失势,打战打的不仅仅是统帅和军队,更多的是后勤和君主的信任。

    “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