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两级是可以入室干活的奴隶,也是归化人预备役,能够带着上战场的辅弼,是每个有爵者的优先安排。
丙丁两级则是彻彻底底的未开化、蛮夷,以及苦力。
他们更多的时候,还是靠给公家干活来换取活命的机会。
而这个时代的官府官吏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
那么辛屈就得考虑,如何解决他们的反抗问题。
最后他想到了之前的老手段,那就是给奴隶发一点钱,再每天管一碗饭,反正吊着不饿死,想有盼头,活得好,就自己花钱养活自己。
这么搞,肯定会导致奴隶内部再一次产生等级。
如此辛屈就可以选择对这些奴隶内部的头头,采用请客、斩首、收下当狗这三招,拉出一堆听话配合的手下。
与南方的大邑商的臣、小臣制度,如出一辙。
只是辛屈这边用偏商业的手段,算是可以提供一定程度的消费能力。
而这么搞的结果就是,“柴”这个农业社会最贵的玩意儿,提前几千年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北京府周围的土地,虽然都是燕国公产,但这里终究是燕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最早开发的地方,遍地都是地主,他们怎么可能不圈地占地呢?
所以,柴价都在涨。
奴隶们的工钱现在还能扛得住,是因为还没到冬天。
否则,真叫冬天来了,面对饥饿与寒冷,真说不准就有奴隶造反了。
虽然这也可以是军功,但辛屈现在没心思都在平叛上。
他需要的是高效率的发展,跟南方抢夺发展高地。
粟滩也是知道辛屈的想法,并且他还是北京府尹,他可不想才来任职的第一年,北京府爆发了叛乱,到时候多影响他的履历?
更重要的还是,他需要搓一搓这些贵族们。
谁让他们,不怎么听话呢?
多少事情是他们折腾出来的?
既然一个两个仗着自己功勋卓著不屑自己,那就请能管的人来。
反正他粟滩忙活了这么多年,也算是知道一个道理:权力只对权力来源负责。
如此,粟滩现在的想法就一个,尽可能平抑物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