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92章 铁器带动的生产效率(3/4)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伴随着水塔蓄水满了漏出来,负责看顾水塔的老人赶紧拉开闸门。

    水冲下,将泄水口的水排带动,水排又把链接的龙骨水车带动。

    这架龙骨水车是特制的,长二十米,宽一米二,直入水塘。

    伴随着龙骨叶转,水塘里的鱼立刻卡在叶间,就跟传送带一样,带入高出两米多的杀鱼工坊。

    工坊内,有一个小水池。

    鱼到了这里立刻巡游,先过沉淀池,再过清水池,然后进入待载池。

    泥沙这个时候基本被冲干净了。

    接着奴隶伸手抓鱼,拿起边上的木棍敲晕鱼,去鳃、刮鳞、开膛破肚。

    鱼肉丢进身后的另一条龙骨水车内。

    当这架水车转动,鱼肉被带到坡上。

    坡上的人将鱼取来,在流水池里过个水,接着甩一下,抹上盐巴,挂在身前的铁钩、石钩。

    铁钩随着单独的水排转动不断朝前,在最前头有人将他们单独拎起来,根据大小挂在不同的铁架。

    方便后续的加工不至于温度不一,从而导致烘干速率不一而缩短保质期。

    铁架挂满之后,立刻就被推进烘干房,然后开始进行为期两个小时的表面烘干。

    烘干房是建在一条长炉上的。

    长炉是砖石结构,上边放着敲打出来的铁板。

    第一个进入的烘干房在三十度左右,第二个烘干房在五十度上下,最后一个烘干房将近八九十度。

    当然这个只是体感温度,暂时没有办法测量。

    进入第一个烘干房两个小时之后。

    会有人从另一面拉出第一个架子,并且推着来到第二的烘干房,开始烘干时间减少到一个半小时。

    最后推到烈火烧灼的烘干房前头,能看到大量的水排驱动鼓风箱提高温度。

    瞬间就能将这里头的温度拉到三四百度,当然烘干房内的空间不小,加之外围没有裹泥,所以散热也是呼呼的,体感有个八九十度,也就差不多了。

    十分钟左右拉出来,稍微放凉,接着就能拉到边上,进行第二轮抹盐。

    然后取下钩子重复利用,鱼则用麻绳绑着,挂在太阳底下晾晒。

    没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