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点零8分,阿尔贝托·唐怀瑟·胡戈·希洛尔莫·科里奥内罗·佩塞林·拉维亚诺·德特里尼达·登托拉死亡,死于他二十一岁成年生日宴上。
8点17分,阿尔贝托的尸体消失。
8点37分,阿尔贝托这个人存在过的所有痕迹消失,尸体、血迹、文字、影像、记忆,全都消失。
付出一切,是字面意思上的一切,连尸体也是代价的一部分,众人对他的记忆,也是代价的一部分,就是彻彻底底消除许愿者在世界上的一切存在的痕迹,拿走这些作为代价来让愿望成立的,这是不可逆的、剥夺一切的代价。
许愿原本有个硬性规则,所有愿望涉及者必须同意这个愿望,主观同意。按照这个规则,许愿要杀谁,这样的愿望是无法成立的。要谁同意要杀自己的愿望成立,一般来说是不可能的。但是许愿要杀谁,这样的愿望实际上是有可能成立的。
为什么这种愿望能成立?
因为许愿还有一种隐藏模式,一旦许愿者愿意付出自己的一切去实现某个愿望,那么这个愿望就会成立,不管涉及者同不同意,都能成立。
未寻是不会主动说出这种隐藏模式的,这等于在让许愿者主动去选这种模式,付出不可逆的代价,一次性被剥夺一切,被剥夺所有的可能性。但是,当有许愿者自己用出了这样的代价,她就不得不认可愿望的成立。
之前在回答芬克斯的问题的时候,她其实就已经说出了这种潜在的规则,只是芬克斯和飞坦都没有注意到。他们现在也已经忘记了这件事,不是没记住,是相关的记忆被抹去了。
这也是愿望的代价之一,付出一切的许愿者,连不相关的人对ta的记忆也会被抹去。只有未寻会记得,因为她是见证并记录愿望的人。
“愿意付出一切的,无论要达成怎样的愿望都已经足够了。如果哪个许愿者提出了这样的条件,我只能同意,是没办法说不行的,哪怕付出的代价远大于愿望。”
这是压倒性的代价,愿意付出这种代价去许愿的,ta的意志将超越其他愿望涉及者的意志,哪怕愿望涉及者不同意,愿望照样可以成立。
所以,如果有人不惜一切许愿要杀谁,这样的愿望是可以成立的。风筝就使用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