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丫鬟一次将榕光院的月例拿回来,当时杜姨娘和我哭诉我就和她说过了,还找了丫鬟进屋问,丫鬟说领回来的时候用银袋子装着,她也没自己看,进门后,月例上边从来没出过岔子,往回也是从紫嫣阁拿回来分发下去……”
听到这,沈月浅蹙的眉头更深了,如此说来,哪怕月例真的不够,丁薇自己也不知道,丁薇也回味过来,迎上沈月浅平静不语的目光,解释道,“刚开始的时候都是丫鬟在那边一一对好了银子再拿过来,之后,娘让我好好休息调理身子给成家生个小子,对身边的人就松懈了,没出过事,我就没再过问,谁知……杜姨娘就闹起来了……”这时候,丁薇还是不愿意将秦氏往坏处想,沈月浅叹了口气,只得慢慢将事情掰碎了,因而,问道,“就是府中月例,为何要用银袋子装起来?”
大户人家哪怕是发月例,要么是丫鬟婆子自己去回事处领,随后签字画押,要么也是各院子的管事领回来,分发下去,旭明侯府这种将每个人的月例装在银袋子里的还真是第一次见,沈月浅不得不怀疑是不是秦氏早就针对丁薇了。
“我进门的时候就是这个规矩了,娘说是为了不让府里下人们在银钱上生出幺蛾子来,过节府里下人有赏赐,有时候帮着主子做事后也会有赏钱,从公中出的赏钱,都是和月例算在一起发下去,用银袋子装着,不担心旁边人生出攀比的心思来。”丁薇没听过这种规矩,秦氏和她说的时候,她也琢磨了许久,不得不说,秦氏的做法有两分道理。
最明显的就是在贵央侯府的时候,守门的婆子偶尔帮忙开门关门送信,得的赏银多,不说私底下的,就是几位姑姑生孩子,消息从守门处传回来,太夫人一律赏,一回两回,想去守门的人就多了起来,守门的差事轻松银钱丰腴,下边婆子谁家没有一大家子亲戚,为着这事,丁太夫人身边的两位婆子争得头破血流,在太夫人跟前闹了起来,太夫人一打听知道缘由后怒不可知,骂了句都是眼皮子浅的,吩咐若非逢年过节,不准打赏守门处,这件事才渐渐安息下来。
故而,秦氏的法子正好杜绝了这件事。
沈月浅听得不太赞同,有时候,攀比的心思并非坏事,不过丁薇不主持中馈,沈月浅暂时不和她说这些,想了想,道,“杜姨娘平时可到你跟前请安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