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大腿要礼物。
平安去县学前,秀珠送行,哭哭啼啼不让他走,平安就哄她,回来的时候给她带礼物。
“哥买了,等着啊。”
平安一溜小跑去了自己的房间里,没一会儿,又跑了过来。
“看,这是什么?”
他伸手递给秀珠一样东西。
“猴子”
秀珠喜笑颜开,伸出胖手接了过去。
“这是面人?还是泥人啊?”
珍珠瞧着有趣,凑近看了两眼。
“姐,是面人,回来的时候在路旁看到,就给秀珠平善都买了一个,啊,还给美月也买了一个。”平安笑着说道。
“嗯,不错,捏得真是精巧。”珍珠看了看,感叹民间手艺人的灵巧,“平安,身上的钱银够花么?”
“够的,我都没怎么花,钱都在呢。”
县学供应伙食,是不需要费用的,花销最大的地方是每月的笔墨纸砚,书籍资料以及人情来往等。
平安刚去不久,年龄又小,人情往来暂时用不上,家里的笔墨纸砚很多,也不需要购买,他只花了点钱,买了些历届乡试的资料。
“嗯,要花钱就跟家里说,不用省着,我听村长说,往年赵柏铭在县学的花费可不少,你该花就花,不该花的地方也别乱花。”珍珠给他整了整衣襟,慢慢说道。
“姐,我知道的,柏铭哥花费大,是因为他每个月的笔墨纸砚损耗多,还有应酬也不少,各种诗会花会不少,不参加也不行,参加了就得花钱,柏铭哥说,十场活动,至少得参加三场到五场,要不然,会被别的同窗排挤奚落的。”
平安认真的回答,他虽然才去了不久,可他聪明通透,很多事情一点就通,这些人情来往,交际应酬,在社会关系中,占了很大的份量。
珍珠点点头,赵柏铭说得没错,要在社会上立足,人情应酬免不了,什么都不参加,钱是不用花了,可同时,也被人小瞧了,选择性的参加一些活动,即可增长见识,也可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还是有必要的。
……
同一个时间,村长家也正吃着晚饭。
在外念书的宝贝孙子归家,黄氏高兴的宰了只小母鸡,熬了一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