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只好嘱咐村民,随时注意村里的动向。
镇上太平书院的院长亲自过来贺喜,顺便参观了闻名乡野的望林学堂,院长对望林村这样小的村落,居然建了三个学堂,惊讶万分,在得知全是胡家出资免费让村里的孩子上学后,更是震惊得无以复加。
村子虽然小,人口亦不多,可是三个学堂的运行,每年花费的钱银可不少,胡家看着不过是稍微殷实的农户人家,竟然如此善心善德,免费让村里所有的孩子上学。
是真正的免费,不收分毫,笔墨纸砚亦由学堂供应。
要知道,即使是最基础的一套书写工具也是不便宜的,更何况各种书籍的价钱更是不菲。
这样的学堂,已经开
办了四年的时间,要不是上次府试出了四个童生,加上这次院试考上了一个十二岁的秀才,谁都不知道,小小的山村里,有这么一户做善事不为名利的农户人家。
院长满心感叹。
杨秀才与平安作陪,带着院长一行人参观了三个学堂,太平书院的院长亲临他们是小学堂,对于杨秀才来说,是一种肯定与荣耀。
吕素青领着十几个女学生恭敬地等候在女学院门处。
书院院长对女学颇感兴趣,要知道,整个鄂州都找不出一个有规模的女学,有些世家大户会请女先生教育族中女孩,可多在深宅内院之内,不似望林村这般,女学男学并排设立。
女学的人数明显没有男学多,杨秀才解释说,女学才开办两个多月,很多村民不愿意让家里的女孩上学,所以,即使是免费上学,女孩人数也不是很多。
院长一行人皆点头,表示了解,社会风气如此,虽然不像前朝那般提倡女子无才便是德,可对女子的禁锢还是很多的。
他问了些关于课程的问题,吕素青一一回答。
居然不用《妇诫》、《女训》之类的书籍作为女学的启蒙课程,院长颇为诧异。
吕素青解释说,女学的课程是照着男学课程稍稍改动的,内容稍微简化一些,女子不参加科考,教程不需要太多深入,还有,孩子们只在学堂待三年,太过复杂的课程,她们接受能力有限。
她绝口不提,是胡家要求的课业内容,吕素青知道,这些人表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