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体态安康,方师父与赵虹玉喜结良缘,她幸运的怀上了第二个孩子,城隍庙的老少妇孺亦有了自力更生的能力,一切都朝好的方向前行。
这些都是珍珠一家默默行善的功德。
吕素青搀扶着阿云娘慢慢走回学堂内院,心中却掀起不小的波澜,胡家小姐竟是个做善事不图名的女子。
想起那张清丽娴雅的面容,小小年纪已然一脸泰然处之,如果映秋说的都是真的,那她当真是名奇女子啊。
回到学堂内院,阿云娘指着两边宽绰大气的校舍说,望林学堂是珍珠四年前提议修建的,当时的她还是个十一岁的小姑娘,家里不过才刚刚摆脱贫困,就这样,依然力排众议,坚持建起来了学堂,免费让村里的孩子入学上课。
“胡家上下,为什么会听她一个小姑娘的话?”吕素青有些疑惑。
“嗯,听说,胡家能有今天的成绩,多数是珍珠撑起来的。”阿云娘扶着肚子进了厨房,准备烧水泡茶。
“十一二岁的小姑娘如何撑得起一家人的生计?”吕素青搀着她坐在矮凳上,自己舀水放进水壶里。
“这,我就不清楚了,不过,胡家是靠养兔与制作腊味发家的,可能跟这些有关吧,毕竟是胡家的私事,我们也不好打听太多。”阿云娘熟练地点起了火。
吕素青点点头,表示明白,这么看来,胡小姐确实是个有本事,心地还特别善良的女子,可是,她总觉着有些奇怪,胡小姐为什么这么执着于办学堂?还是免费让村里的孩子们上学?
胡家只是刚刚发达起来的小富之家,竟然也舍得投入大量的金钱,开办学堂可不是容易的事情,前期的耗费巨大,后续各种损耗也不小,这些,他们都不放在眼里么?
吕素青一脑子疑问,不过,这些都是胡家的私事,她确实不该打听太多。
姜书媛姜书晴两姐妹正与阿云一同在屋里练字,她们都是秀才的女儿,从小跟着父母读书认字,只不过,她们的父亲生病后,家里渐渐捉襟见肘,笔墨纸砚也成了贵重物品,轻易不能触碰,她们练字,都在沙地上练习。
太久没动笔,姜书媛悬着毛笔,久久不敢落下。
身旁的阿云已经写好了半页小楷,她才落下第一笔,熟悉又陌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