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就那么金贵了,老林大夫特地交代了,要多动动呢,阿云,陪你珍珠姐姐说说话,娘给你们泡杯茶。”
“婶子,你就别忙活了,我在家喝过才来的,给,这是干贝、虾米、鱿鱼和大鳗鱼,用来熬粥做菜,补充点营养。”珍珠把篮子递了过去。
“上次阿云他爹不是才拿回来一捆么?这还没吃完呢,怎么又送来呀?”
阿云娘犹豫着,这海货可是不便宜,他们从前也问过价钱,从来没敢买过。
“珍珠姐,这是从海边买回来的么?”
阿云好奇地看着篮子里的东西。
“是啊,让你娘给你做好吃的。”珍珠把篮子放在了小方桌上,笑着朝阿云娘道:“婶子,我从鯪州带了很多,你们帮着多消耗一些
。”
阿云娘不由失笑,珍珠的做派,她听李氏抱怨过,买东西总是喜欢大手大脚的,一买就是一堆,她听相公说了,胡家堂屋里,干海货摞得半人高呢。
她道了声谢,拿着篮子进了里屋。
“阿云,你的字写得不错呀。”珍珠拿起阿云描的字帖,认真赞道。
阿云的小脸就露出得意之色,“那是,我每天都要写三百个大字呢,我爹说我写得可好了。”
确实很好,阿云才十一岁,一手簪花小楷流畅工整,瘦洁灵动,着实不错,比她那手软趴趴的毛笔字可强多了。
珍珠看着,就想起了另一件事情,她去年就想开个女学,后来阿云娘有了身孕,就搁置了。
现在想想,女学的事情还是要办的,凭啥只给男娃上学的机会,女娃更需要接受教育的机会。
她一开始建望林学堂的时候,就想过,可是,这里风气还比较保守,普通人家的女孩都是大字不识一个的,只有官宦世家或者高门大户才有可能请了先生教养女儿读书识字。
所以,她先把学堂办了起来,再让家里的妇人都跟着秀才娘子识文认字,等村民的接受度扩展到一定程度后,女学自然水到渠成。
她没有能力改变整个社会的风气,只能潜移默化的为这时期的女子做一点贡献。
现在的时机,应该合适了。
杨秀才领着四个孩子去考府试了,只要过了一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