驼的背像下弯了弯,“胡小姐。”
“哎,良山婆婆,这是干什么呀,折寿小辈了。”珍珠忙上前扶住了她。
“嘿嘿,胡小姐是有福运之人,福寿绵绵,哪会有那等事情。”良山婆婆笑咪咪地拉着她的手。
“来,大家都过来,给胡小姐问个好。”
她腾出一只手朝那群老少招手。
“胡小姐好”
十几个人弯腰齐声问好,站在珍珠身后的王氏惊得睁大了眼睛。
“哎,大家好,都别太客气了。”珍珠忙还礼,随后来过身后的王氏,“这是我奶,这次平安他们来县城参加县考,暂时打扰大家几天了。”
“哎哟,瞧您说的什么话,这宅院本就是你们府上的,是我们叨扰了您才是真的。”良山婆婆连忙说道。
她们能有稳定的容身之处,都是托了胡家的福,如今,县城里的这座宅院住着都是老人女子与小孩,成年男子与十五岁以上的男孩都住到了城隍庙那边。
老人帮着煮饭洗衣带小孩,有劳动能力的孩子,白日都会去城隍庙那边帮忙,老丁头在郊外买了十余亩旱地,种上了玉米、黄豆、花生、绿豆等等,还开垦了不少荒地种菜。
那些作物的种子,都是胡家提供的,产量特别好,每年收成的时候,大伙的积极性就特别高。
相比别的农户,他们的亩产量至少高了两三成,不少农户闻风而来,仔细看过他们的粮仓后,都不约而同的要购买种子。
于是,每年靠着卖种子的利润,都能买回不少米粮。
水田贵,且散卖的农户少,一卖就是五亩十亩的整卖,一下拿不出那么多钱银,这些年,卖兔的钱银,用于基本生活开销加上修缮城隍庙老旧的屋舍,还有那十余亩旱地,老丁头能攒下的钱很少。
胡家每年都会在不同时期,给他们送米送粮,特别是秋收后,新打的大米,新摘的果子都是整车的送过来。
也许是得益于环境安定,衣暖食饱,他们这群老弱病残的身体,一日好过一日,前两年,还有人不时得去章大夫的医馆看病,而近一年来,去医馆看病的人越来越少了。
一番客套后,良山婆婆把他们领到了前院的厢房处。
“原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