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则,他依旧认认真真的教着这几个大老粗。
三年坚持下来,居然也颇见成效。
就连年纪与之相当的胡老爷子,都可以顺溜的默写上一篇不短的文章了。
反观他那两个儿子,比老人家还不如,字迹还是那般难看。
而另外两个常年帮着胡家干活的熟人,倒比胡家三人学得更好些。
特别是那个柳常平,读书写字都算是五人中的佼佼者,当然,也就是矮个里的高个,对比另外四个要好一点而已。
一旁,凌希和潘雪兰也跟着学习。
虽然他们可能一直不被赦免,但是,凌显希望,两个孩子都能得到良好的教育,
对他们的未来总不会有坏处。
凌希和潘雪兰今年都十五了,凌显早就想好了,他们身份特殊,于嫁娶上,很为艰难,两个孩子一起生活一起长大,家庭遭遇都相似,等两人满十六岁,就做主给两人完婚。
当然,这些他都是问过两个孩子的。
潘雪兰没有意见,凌显能从恶劣的环境把她带出来,她已经感恩戴德了,如果,当初把她留着流放地,那她可能早就下了地府找爹娘去了。
凌希也没意见,他向来对爷爷都是眷恋而敬重的。
而且,和潘雪兰从小一块长大,两人也有着情义。
所有,他们的婚事水到渠成的定了下来。
只等,明年秋天选个吉日完婚即可。
年底,一向是胡家最为忙碌的时节。
光是作坊的活,胡长林和胡长贵两兄弟就忙个不停,所以,过冬的柴火就与往年一样,和村民们收购。
这活,珍珠交给了阿青和平安,每日中午和傍晚收购。
胡家的话一出,村里得闲的村民就开始进山伐木去了。
晒干的柴火,一担七文钱,与村民挑到集市上卖是一样的价钱。
附近的村落多少都靠着山脉,除了少数富裕的人家,很少有人花钱买柴烧的。
挑去镇上路远,一担柴火不轻,卖柴火的钱也不易挣。
胡家就在村口,收柴火的价钱与拿到镇上卖的一样,村民不傻,知道这是胡家优待自己村子的举动。
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