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公,这胡家可真是大手笔呀,下午的时候,我听几个来串门的妇人说,胡家去年才发的家,往常胡家过得也甚是清贫,这样一户刚发家的农户,竟舍得花大笔的银子开学堂。”阿云娘有些困惑,在她看来,舍得花银子做善事的人家,多是根基稳定,基业雄厚的大户人家。
胡家,去年还穷得吃糠咽菜呢,这是那些妇人的原话。
“胡二爷宅心仁厚,挣了钱财,不忘惠泽村里。”杨秀才把自家的行李一一拿出,摆放整齐,“不过,我冷眼瞧着,胡二爷家,说话做主的,应是他家的闺女,你没瞧见吗,胡家闺女和村长说话的时候,胡二爷两夫妻都没做声,显然是习惯了这样的状态。”
“……,好像是这样呢。”阿云娘回想中午的情形,“难怪了,当时,胡二爷就与老丁头说,给庙里送兔子的主意是他闺女出的。”
“娘,胡家姐姐心肠好又聪明,所以她爹娘都喜欢听她的吧。”阿云亮晶晶的眼睛闪着崇拜。
杨秀才温柔的摸摸女儿的脑袋,“阿云喜欢胡家姐姐?”
“嗯,喜欢。”阿云用力点头。
杨秀才夫妻俩对视一眼,皆有所思。
翌日。
杨秀才一家被院外喧哗的声音吵醒。
俩夫妻对望一眼,天色还没大亮,外面因何吵杂。
杨秀才穿好衣裳,打开院门。
不远处的建校舍的地方,人声鼎沸,三四十人分批聚在一起,有的搬运沙石,有的挑砖砌墙,有的担水和浆。
河滩边上,一派忙碌景象。
“天没亮就开始了呀。”阿云娘探出头看了几眼,感叹一声。
胡家新宅里,珍珠正洗漱着。
她是一家人中起得最晚的一个。
平安和罗璟天没亮就去了方晟那边,开始了早起习武的日程。
当然,平顺也在其中。
平顺一开始并不乐意习武,每天上学下学都占用了他大部分时间,再加上习武,他玩耍的时间都没有了。
他是被王氏拧着耳朵来的。
后来,珍珠告诉他,只要他和平安能抓得住阿青,那就允许他不习武。
结果,显而易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