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农女珍珠的悠闲生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一十六章俩小上私塾(3/4)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到了家中。

    胡家的上下老小,除了行动不便的梁氏和在工地上监工的胡全福,其余的都在村尾等着两人的归来,杀切肉腌制一系列流程下来还是颇费时间的。

    忙忙碌碌中,到了胡家俩男娃正式上学的日子。

    昨个下午,胡长林便带着两兄弟拜访过私塾的刘先生,先生简单的问了几句,知道两人都在家学过一些,自然频频点头,两人交了半年束修,二天便开始上学了。

    附近的几个村落舍得让小娃上私塾的不多,整个私塾就十七个学生,加上新来的平安平顺,共十九人,分为两班,初入学的启蒙班,多是九岁以下的男孩,先生教导两三年后,

    课业出众的或是考试过关的,便能另一个普学班,都是十岁左右略大的男孩。

    私塾里最大的男孩是十三岁的赵正杰,就是赵三的三孙子,赵铁锤的堂弟,学业还算不错,一向甚得刘先生喜爱,正准备着今年太平书院的入学考试,一但过关,便能与村长家的赵柏铭一样,进去太平书院学习,在望林村,那可是了不得的一件事情。

    无论在哪个朝代,乡下人对于读书人都是敬重推崇,能进镇上最大的书院,那就是几辈子烧香才换来的福气。

    这赵正杰就是续赵柏铭后最有希望能进太平书院的学生,赵三全家也是下足了本钱供养赵正杰读书。

    赵三家境还算富裕,他头脑精明,有心把家里的几个孙子都送去了私塾,以期能改换门第,只可惜,几个孙子都没啥读书天赋,只有赵正杰留到了最后。

    一早,平安穿着崭新的蓝色长衫,背上珍珠新制的书包,由胡长贵领着去了老宅,与平顺一道,小哥俩开始了私塾上学生涯。

    平安适应得不错,他个性原就聪明慎思,上学时间坐得沉稳,平顺可就不大高兴,上课一坐就半个时辰,他一向贪玩好动,一整天坐下来,回到家时,脸已拉得老长。

    当然,不情愿归不情愿,该去上学的时候,还得乖乖的去,他老爹的拳头可不是吃素的。

    私塾不管饭,午饭多是学生自己带饭,只有住得近的孩子,才回自己家吃饭。平安平顺因着路远,都是早上自己带上饭盒,中午就在私塾的厨房里热一热,对付一餐。

    少了两个半大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