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备好了。”宋大夫人笑着道:“妾身从她出生起便开始攒嫁妆了,如今各样都得了不少,总共八十四抬的嫁妆,整套的红酸枝木家私,还有各色金银首饰、书画摆件和绫罗绸缎,不敢说和什么高门贵女比,一般人家可是万万比不上了。”
柔姐儿浅笑一下,脸颊绯红,有几分羞涩,更多的却是对以后生活的向往。
如宋大夫人说了,赵翰林家和宋家是交往了几代知根知底的人家,赵翰林的夫人和宋大夫人是手帕交,从来拿柔姐儿当自己的女儿疼,过去历练历练便是当家奶奶,夫君也是一起长大情投意合的,过去不愁没有好日子过。
一旁的玉姐儿听着宋大夫人一样样的细数着柔姐儿的嫁妆,心中有些不是滋味,只想等到自己出嫁时便未必有这样好的嫁妆了。
一面又想着日后定得有个好人家,方才能过上这位侧福晋姑母一般的好日子。
宋大夫人看了这个庶女一眼,想着养在自己膝下的怀哥儿和一直小心翼翼安分守己的周姨娘,终究有些过意不去,想等着宋舒予开口之后再提一提玉姐儿。
宋舒予果真开口了:“既然这样,我这个做姑母的少不得给个添妆了。”又转头对着以柔吩咐:“将库里那一件玻璃翡翠插屏取出来,小心包了,给柔姐儿添妆用。”
又道:“再添一斗前些日子南边儿送来的明珠并一匣宝石,还有新打的红宝石镂金头面,让人去蘅儿院子里,要一匹大红妆缎,一并包了,取个好意头。”
“那玻璃翡翠插屏是□□母留下的,如今给了柔姐儿,只盼着□□母在天只灵能够保佑柔姐儿,一辈子平平安安和和美美的了。”她笑着对宋大夫人说,这样的场面话她从孩子时便会说了,如今过了多年也忘不了,何况她确实喜欢这个温温柔柔的嫂子,温温柔柔的小姑娘。
宋大夫人也不推辞,只是高高兴兴地谢了:“如此,得多谢侧福晋了。”一面又让柔姐儿谢过宋舒予。
随即说着话,便将话头儿扯到了玉姐儿身上,宋舒予漫不经心地瞧着宋大夫人真心疼爱的玉姐儿的样子,又对玉姐儿笑了:“这长时间光顾着你姐姐了,转眼玉姐儿也有十岁了吧?”
“是,今年过了生辰,十毛岁。”玉姐儿虽恭谨,却也有些大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