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霍少的闪婚暖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477章 我明白您的意思(4/5)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的父亲投的,家底挺深厚的样子。有钱又懂戏,拍出来的效果确实不错,成绩也很好。”

    “确实,这个剧我们都能看的进去,别的剧就做不到这一点。”

    “是的。”易子心也觉得挺好。

    眉玥的处事方式她也很喜欢,她的作品改编了也不少了,目前就只有眉玥在演她的戏之前特地来见她,跟她聊对人物的感受和想法。

    这些年由小说改编成剧的现象越来越频繁,编剧和小说作者的工作范围和领域不一样导致一些小说作者转编剧遇到了一些坎,并不顺利。

    小说是作者一个人能处理的事,在写作过程中更具有主动性和取舍,节奏完全看个人的来衡量。

    剧本是一个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编剧有一个或数个。

    从人数和工作方式上就有明显的不同,不少小说作者在转编剧的过程中并不顺利,在于合作方协调的过程中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导致两个圈子不能相融,出现过几次价代表性的冲突。

    这就导致了两个圈子不相融。

    两个圈子不相融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在小说作品影视化的时候不邀请作者参与,甚至原著作者根本不知道项目进展到了什么程度,对项目完全一无所知。

    本来原著有一定量的粉丝,影视公司最初也就是想选择有一定粉丝基础的书改编,能确保已经有一定的影响,减轻风险。

    然而,又不想带原著作者玩。

    编剧在修改的时候进行大刀阔斧的修整,容易把原著的精华给修掉了,最后上映时适得其反。

    经过这几年的磨合之后,也有越来越多的小说作者参与到作品改编的领域中来,不少都还能取得不错的成绩并且成功转型了。

    易子心是不愿意往编剧领域上转,她在小说的领域做得挺好,也了解过编剧的工作,了解之后并不喜欢。

    有那时间还不如多挤出一点时间写小说呢。

    编剧在剧本创作之初需要大量的磨合,然后把稿子一层层的推上去,等待各个层面的筛查和意见。

    在创作的时候缺乏主动性,自主性也差。

    她每一年写小说得到的收益足够她的所需,没有必要给自己添堵。

    家里也不缺她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