叨叨地说他们暂时没有办法接受或不认同的道理。
这种感觉就像是小时候我们在还没有开蒙的时候,就被迫收了一大堆的道理是差不多的。
易子心也只能庆幸自己现在只是把写稿子当成了爱好,并没有期待说能为她带来多少的经济效益。
她的作品在网络销售中拼不过那些情节快而明朗的作品,那些作品她本人也很喜欢看,只是她自己有自己的写作目的。
她写作的时候更偏向于与自己说中的角色对话,让书中的角色有一定的成长空间。
这就造就了她自己写作的风格。
易子心本来还有些倦意,想到这里的时候精神又焕发了起来。
她写了好几年,有时候也会有倦怠的时候,也会有瓶颈。
长期处于某一处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冲破当下的桎梏都没有办法。
她这样的感觉很明显,这种长期处于瓶颈期会导致她的文字没有起伏,也会让整个故事节奏都慢了下来。
当故事节奏慢下来之后,就很容易流失读者。
而当读者越来越少的时候,她在写小说的时候就会有对自己能力怀疑。
这正好是一个恶性循环,幸运的能在一段时间内就可以突破这个瓶颈;艰难一些的就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慢慢理清楚。
她是知道自己当下的状态是什么样的。
她跟别人说的时候,也可以把自己的角色与剧情说的很详尽,把各种在小说里没有提及到的地方也可以说的很清晰。
然而,她在心里是不确定的。
她处于怀疑自己能力的阶段。
而比较好的是,她已经在这个行业获得了一定的知名度与经济收入。
这些东西或多或少的让她在遇到各种各样的瓶颈的时候,有些底子,有些自信。
至少能证明她在这一方面是有一定的专长的,市场也曾经认可过她。
过去的成绩能够让她心里有底,更积极地面对瓶颈。
易子心重新坐到笔记本前,打开了文档,手指在键盘上灵活地敲打着。
“多年过后,她才发现那人给她的温暖与宽容是多么的难得,让她在感恩的同时,也升起了从未在她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