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位老人在午后的阳光中回忆往昔,带着时光的印记和力量,别样地戳中人心。
展示结束,台下一片热烈的掌声。
为了照顾短剧里参与感较少的翟菲,封梦特地把交流环节安排给她。结果她村民们夹杂着普通话的方言和她蹦着英文单词的普通话之间,又碰撞出了神奇的爆笑效果。
阮欣嫌弃这会儿气氛不够严肃,不利于表达对对传统文化的敬意,就谦让着让栗一诺她们先上。
刘宋一马当先冲上台,把自己u盘里的资料拷到展示电脑上。
开篇是栗一诺某天早晨拍的长视频。
她把从凌晨四点到八点,天空从黑到亮,小镇从静谧到热闹的过程压缩成了短短的十秒。
人群一下子就安静下来。
这时候,刘宋从镜头侧边探进来跟大家打招呼,开始了他搞笑又心酸的美食之旅。
栗一诺看到,镜头里没出现一位淳朴的大叔,一个可爱的孩子,或者哪怕是一只村头的小狗,村民们都会异常热烈地开始讨论。
她有些伤感。等到节目播出,这个地方怕就要进行商业开发了。
到时候,还会有这么淳朴的快乐和笑声吗?
正放空的时候,人群中突然爆发出一阵大笑。
栗一诺感觉所有人的目光都朝她这边看来。
她猛然抬头去看。
屏幕中是自己。
她两手端着汤碗,小嘴微微撅着,美滋滋地闭住了眼睛。
一副异常享受的样子。
耳边响起刘宋得意的声音:“刚才我们给大家介绍了岩耳的采集方法和鲜美滋味,而现在这张照片就是最好的真人体验。”
栗一诺:……
等到阮欣上台,一本正经地对着镜头展示她的绣品,并滔滔不绝讲述它的历史以及对它濒临失传的痛心疾首。
台下渐渐沉默下来。
栗一诺摇摇头。
其实这种慢综,要的就是把自己当作当地人,真实地去体验去生活。向阮欣这样一心只想着电视机前观众的,很容易跟整个现场割裂开来。
等她说完,台下虽也有掌声,但跟前两个相比终究是寂寥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