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z《支教老师6》为什么要怕?……(2/5)
帮着干些杂务,也是能拿到一份工钱的。
再不济还能外面找些别的零工。
总归是出了这片大山,哪里都能挣来钱分担家里的压。
这是楼岚他们访的最后一个家庭。眼看着都是家徒四壁的情况,两人哪里好意思在这里吃晚饭,且这会儿也经晚上一点多,早就过了吃晚饭的时间了。
所以两人刚来时就说自己经吃过了。
男人却还是坚持两人烤了番薯跟土豆,又找塑料袋装了大半碗的炒黄豆,让两人带在路上当宵夜吃。
都经快二点了,两人却没留宿。
赵校长在应对这样的情况上,很有经验,带着楼岚很快就找到了一处废弃的山洞。
里面有柴有干草,还有烧过火堆着凌乱灰烬的火坑,洞壁一角甚至还有个不知道存在了多少年的石头水缸。
“这是采药的人进山时会留宿的山洞,了柴火跟水,明日的时候要补上。”火把经烧得差不多了,赵校长直接把火把丢到火坑里,上面再呈圆锥型的架起柴火,很快就把篝火点了起来。
烤熟点土豆红薯经凉了,赵校长把它们一个个挤挤挨挨排在火坑边的石头上。
水是没办法烧热的了,因为也没带小锅,只能就着深更半夜的凉风胡乱喝一口润润喉。
“今天跟着了一天,累了吧?”
赵校长声音有些沙哑乏,整个人显得很疲倦。
说来也是,五多岁的人了,平时也不是什么运动健将,哪里能跟年轻人比。
楼岚摇头,往篝火的木柴缝隙里塞了根随手捡的小树枝:“还好。”
赵校长叹了口气,饱经风霜的脸上是深沉的疲倦:“其实每次这样的家访,大概率上都是徒劳的。除了一些重男轻女的,但凡有能,做父母的不至于连个小学都不让自家孩子上完。”
一来,是现在社会在进步,思想跟不上社会发展的父母辈也有各种渠道接触外面的一切。
不说多聪明,只要不是脑子蠢笨到有病的程度,都知道读书,有点文化,到了社会上更好讨生活。
二来,义务教育普及,学费经不再是什么重担。
还有一个,比较无奈,但也占很关键的因素,那便是孩子年纪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