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凡几。
这一回得知京都有事,方才赶回来。
大房无子,这是她们两房的机会。
说实话,哪个女子不想做回侯夫人?
她们原本是准备等到冬月回京,那时候夫君也回京述职。
正好一家子团圆。
左不过,大房史鼏从来不多嘴多舌,提及她们的行踪。
平日过得舒服,这一回后悔的肠子都青了。
两人都觉得,自己若是留在京都,是不是就占了先机?
但是,这两人都极有城府。
回到京都,先去见了史鼏的夫人,希望能够得到大嫂的好感。
谁知,大嫂子竟然是魔怔了,眼里心里嘴里,除了夫君,连女儿也很少提及。
这两人失望之极。
回房见到夫君,不问辛苦劳累,不问侄女安否,不问大伯子的丧事安排的如何。
话里话外都在打听府库还有多少银子,打听祖产怎么分配,打听大房财产如何均分?
史鼐史鼎之前只对仕途上心,这两个女儿确是十分的帮衬,如今因为贾母的提醒,蓦的发现,自家女人真心不是多么贤良淑德。
侄女儿不见了,都没问一问,一句一句问得都是钱财。
史鼐史鼎闻言心里真是凉凉的。
各自呵斥了夫人:“祖产当初分家都均分了,还分什么祖产?大哥也不是孤寡,你问财产做甚?”
两个女人这才警觉心急了,心里却是老神在在:一个不满三岁的丫头,要那么多钱财做甚?
大嫂子一个寡妇,难道还能顶门立户?
将来湘云出嫁,必定要靠兄弟撑腰。
大嫂子百年也要侄子摔盆,家产当然要拿出来给侄子。
难道都给湘云,将来便宜外姓人?
后来,兄弟们心照不宣,相视苦笑,心中惭愧。
姑母的防备果然料事如神。
这些内宅妇人,他们死了兄长,竟然没有半句安慰。
兄长的遗孤不见踪影,也不见半句关怀。
石梅对别家或许不知道,对于娘家的两个侄儿媳妇十分看不起。
贾代善孝期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