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难写,无法拒绝。
如今六太爷责怪,你得帮婶子。”
贾敬因此去族里商议,最终达成协议。
贾琮的伴读从原有的伴读中挑选。
族里的子弟一律到族学读书。
然而,荣府女学,得每年招收族里的适龄女娃上学读书。
并且,条件跟男娃一样。
每个女学生有二两银子的月例,私塾供应一顿午餐。
费用两府分摊。
石梅早就有心栽培族里的女童,自然应承。
三月份,荣府女学正式扩招。
女学扩招不光收学生,涉及到女学堂的先生。
这一次族里有八位六岁的女童进入女学。
舒毓一个先生无法兼顾。
石梅觉得男先生更有学问,只是族人们不答应。
石梅遂聘请了一位三十岁的退役女官为师。
宫女名叫柳倩娘,江南人氏。
她为何不返乡,石梅没打听。
内务府担保她的人品,就足够了。
族里的小姑娘请不起教养嬷嬷。
元春的教养嬷嬷舒嬷嬷,只是拿了一份工钱。
石梅有心也不好意思开口。
如今有了柳情娘正好。
石梅答应给她双倍的供奉,月例二十两。
柳倩娘出来做事是为了挣钱养老,只要有钱,自然不怕辛苦,高兴的应了。
如此,女孩儿既能读书认字,又能学习简单的礼仪。
虽然她们不用选秀。
但是,多懂得一些东西,总归有好处。
别看是宫女退役出身不高,在宫中磨炼十年,各种本事炉火纯青。
这一次的女官是从娘娘们宫里退役,那泡茶插花刺绣的本事,一般的大家闺秀也有不及。
族人得知石梅花费双倍的月钱,替姑娘们聘请女师,十分感动。
几位老太太亲自带着媳妇孙女儿到荣庆堂来磕头。
当面教育媳妇孙女说:“二祖母为你们操心劳力,你们可要好好学,将来不能忘记二祖母的恩情。”
石梅道怪不好意思,只有越发大方,出钱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