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当了官,总要提拔一下自家人。
从初九开始,贾赦就跟贾敬商议,让贾敬推荐几个可用之人。
看来看去,两人都觉得近枝族人因为舒适的生活,大多数被磨掉上进心。
不说十之,几乎大半人都巴望着嫡枝救济,属于混吃等死。
百不如金陵老家子弟有冲劲。
再有,族人知道贾赦在挑选随从,频频上门请求,都想跟着贾赦做个管事账房什么。
贾赦却不是情面薄的人。
论才学,族人子弟他一个看不上。
这也不怪族人,他连自个进士兄弟贾政也看不上。拢共瞧得上的眼的只有贾敬。
但是,出门需要人帮衬,奴才不能出任公职。
像是贾赦手下的司务,虞侯粮秣官,必须要信任之人方能胜任。
石梅的心意,至少要有个秀才功名,将来提拔族人,也不至于那么难堪。
可惜,当初贾赦贾政都是混吃等死的主儿。
遑论后街族人?
好在贾氏家族不出文盲,书读得如何不知道。
但是,只要从贾代儒手里过一遍,字儿写的很不错。
贾代儒教学的方法就是死记硬背。
文学的功底差不多。
石梅就道:“你是武官,挑选亲兵,自然挑选体能好的,武力值高点的。”
但是,贾氏私塾不开武功课程,武力值无从谈起!
石梅无奈道:“那就看体能。你亲自带队,所有有意愿参加竞选亲兵的子弟,身负一石大米,从这里跑上翠微山顶,再跑回来,你要几人就从第几个人掐断。”
贾赦一听这话,正中下怀。
族人早该摔打摔打了。
读书不成,学武不会,让做生意却怕耽搁科举。
癞□□打哈欠口气大,考得上吗?
贾赦出去就站在前院花厅门廊上吩咐:“诸位听了,我今儿挑选亲卫,有能者居之。
无论文字辈还是玉字辈,草字辈,只要能够身负一石米粮,跟着我爬上翠微山再返回,择优录取,不能完成者,宁缺勿乱。”
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