莠不齐。已经到了不得不整顿的时候。
贾敬决定借此良机,引导族人走上一条自强之路。
再不能放任族人浑浑噩噩,一代一代的堕落,成为混吃等死的寄生虫。
翌日,午后。
贾敬再次到了荣庆堂拜见石梅。
贾敬几乎用了一夜的时间研究大月朝律令,大月朝律令只是规定娼、优、隶、卒,及其子孙,概不准入考、捐监。
并没有涉及商贾人家。
贾敬又请了与他叫好的礼部侍郎,询问大月朝有无私下规定耕读人家能否经商,以及他们的子女能够科举的事情。
结论是,目前来说,大月朝没有明文规定商贾人家子弟不能科举。
这位侍郎大人说,今后朝廷会不会颁布此等规定不好说。
所以,他觉得石梅的提议很有道理,理论上可行。
族人经商不光是金钱的问题,还有一个增加见识的问题。
这些人将来能够接触三教九流,无异两府的耳目。
同时,大家都有了正经差事,打架斗殴的就少了。
这实在是一个安定人心的好办法。
贾赦贾敬都很高兴,觉得此法可行。
结果,贾政这个棒槌又不懂了:“一家小铺面也这挣不下几个赢钱,没得让商贾铜臭腐蚀了孩子们的上进心。”
石梅经过三年的努力,已经对改造贾政的榆木脑袋完全失望。
石梅捏捏额角,不想再费口舌,起身道:“敬儿,赦儿,你们给政儿说道说道,我去看看珠儿他们几个。”
石梅去了贾敏的葳蕤轩。
孩子们很喜欢贾敏这个聪明温柔的姑姑。
贾珠贾琏经过石梅的训练,已经可以替姑姑抄写嫁妆单子。这些日子,贾珠贾琏一直在帮忙贾敏做嫁妆整理记载。
石梅来的时候,贾珠贾琏两个一个报数,一个抄录,正在替他们姑姑整理箱笼清单。
见了石梅,贾珠贾琏忙着停了手,起身给石梅请安。
石梅拿起清单看了看,赞叹道:“写的真好,一个一个整整齐齐,花儿似的,真好看。”
贾琏见石梅夸赞贾珠的字儿,忙着把自己抄写的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