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红楼老太太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儿子孙儿番薯一起抓(2/12)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不然我们就能现场领会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了!”

    石梅心中一喜:“你们今日学了新诗?”

    贾珠颔首道:“是啊,今日先生教授一首叫悯农的唐诗,让孙儿们回家抄写背诵,好好感悟。“

    石梅心下稍安。

    却是石梅有感贾琏生在富贵乡里,不识得民间疾苦。

    故而想起现在小学用诗词渗透人生哲理的办法。

    白居易的红线毯、卖炭翁都不错,只是篇幅太长了。

    因此,石梅选定了悯农。

    十六复课。石梅便向杜宗元提出,教授唐诗的时候,除了李白杜甫,把李绅的悯农也加上。

    为此,石梅颇费一番口舌。

    杜宗元以为悯农作者李绅人品不好,口不对心,因此很是瞧不起,也羞于教授学生悯农。

    石梅苦口婆心的解释:“先生可以闭口不讲李绅的为人,只是就诗词讲解农事辛苦,让学生明白一粥一饭来之不易即可。或者,先生也可以把李绅当成读书人的反面教材,李绅这人为官初期还不错,知道百姓疾苦,同情百姓,写下悯农。

    但是,他后来官做大了,便轻狂自大,苛刻残暴起来。

    读书人应该引以为鉴。以此来教导孩子们,做人要言行一致,不忘初心,岂不是很好?”

    当时,杜宗元并未应承,只是沉默着离开了。

    石梅还在想,实在不成,自己找机会教授就是。

    不过是担心打乱了先生授课的节奏。

    再者,一首诗词由先生讲解,跟长辈教授的效果,大有不同。

    至此,石梅认同林如海看人的眼光还是很不错。

    无论是杜宗元瞧不起李绅的为人,还是他最后的妥协,都说明杜宗元其人不是那种孤傲偏执之人。

    一个人能够不固执己见,能够听人劝解。

    将来做官必定能够兼听并蓄,审时度势。

    不说一定清廉如水,却不会太离谱。

    这个杜宗元为人很不错,贾珠贾琏算是没有投错师门。

    贾珠贾琏兄弟两人一人抱着石梅一只胳膊摇晃,缠着石梅,必定要石梅答应,下次视察农桑,一定要选择休沐之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