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到古代当名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 263 章(1/5)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我省要加强学风学纪管理, 抓一抓年轻文人的精神文明建设了!

    宋时一连翻开几份报纸, 发现这个《宋太守千里送桓郎》的故事居然还是连载的。看笔触明显不是一个人, 竟是不知多少书生接力写出来的, 而且内容详实生动, 人物一个不少、一个不错, 有些对白他竟还记得,当真是他们来府谷这一路上说过的。

    他又翻到文章开头,看了一眼作者名。

    都是笔名, 但笔名换了几个, 应当是接龙文, 或是前面直接转载,进到府谷县后的这篇是由本地文士写的。

    不用猜了。

    这一路上送美酒佳肴给招抚使团壮行、采访他们报国之志的文人才子,表面上是要报导朝廷派桓凌等人出国招抚的国家大事, 私底下却写他和桓凌的同人!

    人心不古!

    世风日下!

    十年寒窗都白读了,就写这种标题就抄袭改编古代名著的同人吗?

    虽然!这报纸上把他写成一家之主, 桓凌是听话体贴崇拜他的小娇妻,他是比较有面子的。但这也不能抹煞这些人侵犯他们的名誉权、形象权, 随便用他们的形象改写同人,还发表在这种地方性的大报上!

    “元大人,”宋时搁下这一摞报纸, 脸上上怒色已敛得干干净净, 轻轻地叹了口气:“本官受命分管各县粮草之事, 今日既到了府谷,便要在这儿住一阵子, 看看本地军屯、煤炭情况,带你们做些该做的事。”

    这段时间他也打算见见本地学生,尤其是这些有名的作家,希望府谷县能够配合,将他们召集起来开个会。

    虽然他神色平静,不似生气的样子,元县令仍是心中一凛,几乎看见了这些乱写文章的学生的下场。甚至连他自己保不齐也要受牵连。幸而宋大人如今不是学官,至多是批评几句,叫他们不许再乱写,还不至于黜了他们的功名……

    不至于吧?

    他心中忐忑,仍试图给学生们说几句好话,宋大人却淡淡地拒绝了,态度倒是很客气,也很体谅他们地方衙门的艰难:“我叫他们来不是来陪侍宴席的,府谷县也不必在这上花费银两。本官是要办讲学会,给本地学子讲讲这些年悟得的天理,就借文庙这里的考棚,搭个能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