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太爱听音乐了,日常起来,要有一个晨起的乐,是那种随着晨雾遥遥而来,像是远方有人呼唤的感觉,又似仙乐从天而来,是人思维重归现实。
穿衣、沐浴、吃饭、看书……凡此种种日常活动的时候,都要有音乐相伴,如同背景乐一样,在琴声之中跟人谈事情,似乎都能谈出一种高雅的韵调来,完全是把乐声当做生活必须的作料来用的。
这样的乐,显然与一些乐师认为的乐不同了。
听众总是分心在做别的事情,不是那么用心赏月,这到底是爱乐还是不爱乐呢?
可要求一个王爷什么都不做,专注地听乐,这也不太现实。
所以,王府乐师之中除了那些犯错的乐师被惩治了,还有一些乐师是因为理念不合而离开的。
北陈王这样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以前还曾有人背后批评过,认为其并非爱乐之人,其实骨子里并不尊重乐师。
况家更是有人放话说不会为北陈王奏乐。
纪墨听到旁人这样说的时候,多留意了一下,猜测那个况家之人恐怕是况远,因为有人讥笑况家自食其言,后来还不是来北陈王府为王爷奏乐了?
当然,王爷给的赏赐也多,好几个金元宝呐。
同为乐师,王府乐师之中可没几个清高的,可能他们奏出的乐的确清高,但人活着,哪里离得了钱呢?一说到钱上,再怎么清高,也要低低头的。
“我还当那况氏之音是怎样难得的乐声,听来也不过就是那般,还不若我们,不会让乐声影响了王爷的高谈阔论。”
他们在描述那一场宴会的情景,那找上门来的况家乐师,是怎样求得演奏的机会,而王爷为了这场演奏又准备了怎样的宴会,又是怎样在宴会上说起曾经况家人放话不会给自己演奏的旧事,狠狠地扬眉吐气了一回。
这种经典的打脸场景,至今仍被人津津乐道。
本来王府之中,这种小话传一时也就过去了,不至于总是被人提起,可王爷听得高兴啊,有人因为传这种话被赏赐之后,说的人就多了,总有人希望哪天自己说的时候被王爷听到,王爷一高兴,也赏自己一些钱财。
他们没有点名提况远,纪墨听到了,连申辩都不好说,哪怕知道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