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的工程师们便彻底解除了对活性结晶的限制。
钻探机器人日夜不停地向地核深处推进,精炼塔的效率也被提升至极限。
那些曾经闪烁、脉动的结晶,如今不过是被切割、熔铸的原材料。
三台“星芒-iii”型激光切割机呈三角阵列悬浮在原料平台上,每台配备128个可独立调节的等离子刀头,当运输带将足球大小的原矿送入工作区时,刀头立即喷射出温度高达15000c的量子约束等离子束。
“注意第七号结晶体的晶格走向!”
监工大声提醒出声,全息投影显示这块结晶内部的金色流体正呈现螺旋状流动。
操作员立即调整切割路径,让等离子束沿着流体走向进行精确分割。
而切割完成的结晶块立刻就被送入-27314c的绝对零度舱,在这里超导磁场将结晶体的量子态锁定,防止其在后续加工中发生相变。
监控屏幕上的数据疯狂跳动——量子相干性:999998!
“漂亮!这块的纯度创纪录了!”
工程师兴奋地拍桌,结晶表面浮现出细密的某种符文,但很快就被下一道工序抹去。
稳定后的结晶被转移至反物质熔炉,这个直径30米的球形装置内壁覆盖着单原子层石墨烯,内部维持着10-12pa的极端真空,这种环境下才能完成整体操作。
而当结晶就位后,系统注入1毫克反氢原子。
“熔铸序列启动!”
随着指令下达,反物质与结晶表面接触,迸发出幽蓝色的湮灭火花。
结晶开始缓慢液化,在磁场约束下形成完美的球体,而温度传感器显示此刻熔体核心温度达到惊人的5亿摄氏度。
液态结晶被导入纳米级模具,这些由碳炔材料制成的模具内壁刻有精细的量子电路,能够引导结晶重新固化时形成特定的微观结构。
操作员在全息界面上快速调整参数来,随着一声“启动脉冲调制!”命令下达,超快激光以极为想象的精度进行轰击,液态结晶瞬间固化成型。
新生的人造量子晶体表面泛着金属光泽,内部的金色流体被分割成数百万个独立的微胞结构。
最终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