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79章 全网轰动,星逸科技大变革!(1/8)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董事长,您的意思是宁可要国内的学生,也不要海归?”朱长林有些意外。

    王逸点点头:“不错,除了特别拔尖的天才,其他的优先国内。”

    对于海龟,王逸不想一棒子打死,但也不想赌。

    时代不同了。

    过去国内人才稀缺,很多人师夷长技,最后回国报效,这是顶级人才。

    可现在,时代变了。

    很多人师夷长技,最后留在国外,报效国外……

    还有很多依旧回来,但大都很水,甚至背着特殊任务,出卖公司机密。

    前世的格力就曾多次被海龟员工泄密,损失惨重,最后导致格力几乎不再招募海龟,纯属被坑怕了。

    同样,王逸也要全面布局,进行预防,不过不是一棍子打死。

    而是极大地限制,加大考核力度。

    最主要的,很多领域国内人才足够了,没必要找风险更大的海龟。

    哪怕是半导体领域,自从开启企校合作,产学一体后,也不缺储备人才了。

    这种刚毕业的海龟,资历有限,经验优先,入职后也得从头培养,并不是必不可少,完全可以用国内毕业生替代。

    星逸科技需要的,是威廉姆斯这样的行业大牛,张潮这样经验丰富有发展的小牛,而不是刚毕业的海龟学生。

    直接卡死都无所谓。

    等到这些海龟中成了张潮这样的行业小牛,星逸科技再砸钱招募都可以。

    但这种比例很低,非常低,万分之一都不到。

    因此全面收紧海龟招募,都无所谓。

    除非特别核心的人才,可以考虑。

    比如光刻胶这些领域……但这种领域的核心技术,也不是留学就能学到的。

    霓虹国那边卡着紧呢!

    对于这些才华有限风险很大的海龟,王逸并不感冒,还不如本土人才。

    没办法,在国外,有着大量专业的组织,专门盯着那些优秀的留学生或者有背景的留学生。

    前者个人优秀,或许家境不是特好,相关组织只需要投入资金支持,对方可能就感恩戴德。

    境外组织再利用资源给这些优秀人才的未来发展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