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24章 半导体革新,星逸班!(6/9)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而且还有宋思凝的面子,宋思凝也是鲁大的最优秀毕业生之一。

    毕业演讲的时候,就是邀请的宋思凝!

    而且鲁省虽然在很多方面有些传统,但在zz正确性上,那是一点不含糊。

    尤其是半导体,颇感兴趣,奈何前世遇人不淑……

    第二天一早,宋思凝拿着相关资料,直奔鲁大。

    而王逸和简子妍也来到北航,见到了北航校长贺卫华和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院长温季常。

    “王董,你提的产学结合,理论上来说不是问题。不过我们学校的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研究的方向,主要是航空航天。”

    “比如航空航天专用的集成电路,主打抗辐射,高可靠性,反而工艺制程不是那么重要。”

    “还有无人机卫星用的智能传感器这些,和星逸半导体目前的发展方向,并不相同。”

    王逸明白了贺卫华的意思。

    航空航天偏向军工,这种级别用的芯片可靠性第一,抗辐射第一,至于28纳米,还是14纳米,根本不重要。

    相反,当下欧米用的军工芯片都是90纳米,甚至更差。

    即便是十年后,欧米用的也都是28纳米,40纳米,55纳米的军工芯片。

    而北极熊那边十年后都在用120纳米的军工芯片。

    这和星逸半导体的发展方向,那就是背道而驰了。

    王逸点点头:“的确是这样,不过军工芯片也得不断升级,即便用不到最先进的芯片,接下来28纳米也是主流。欧米那边军工芯片、航空航天芯片,都在向着28纳米推进了。”

    温季常也开口道:“这的确是个问题,但可靠性依旧是第一位。不过先进工艺方面,也得布局,一句话,我们可以暂时不用,但不能用的时候没有!”

    贺卫华若有所思:“有道理,可是我们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招生名额就那么多,研发方向肯定是偏向于航空航天,我们有定向任务。一旦把学生给了星逸班,我们的航空芯片怎么办?”

    这种院校,都是背着任务来的。

    王逸很是理解:“我知道,原有的招生名额不能动,继续航空航天方向发展,这是战略布局。不过能不能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