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思想历经数百年,其中不乏陈规陋习,已渐渐束缚了国家的发展,阻碍了百姓的福祉。
孙儿所提之变法,并非要灭儒,而是要革新儒学,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让儒学真正成为利国利民之学。\"
朱棣闻言,眉头紧锁,朱瞻墡的这番话并非空穴来风,大明近年来的发展,的确有些慢了,正如朱瞻墡所说的,就是这些陈规陋习导致的,但他也担心,一旦变法不慎,恐会引起朝野动荡,甚至动摇国本。
\"你且说来听听,你打算如何变法?\"
朱瞻墡早有准备,他缓缓道出心中所想。
\"首先,我要改革科举制度,增加实用科目,如农学、工学、商学等,以选拔更多具有实际才能的人才,而非只会背诵经文的书生。其次,我要推动教育普及,建立更多书院,让寒门子弟也有机会读书识字,增长见识。再者,我要整顿吏治,现阶段的这些因循守旧的官员,要全部剔除。\"
朱棣听着朱瞻墡的陈述,心中暗自点头,但他也明白,这每一条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工程,稍有不慎便会引发轩然大波。
\"你这些想法虽好,但实施起来却是困难重重,不说别的,就说第一条,改革科举制度,增加实用科目,这一条,在朝中,就不好通过!\"
“我当然知道,所以,爷爷,只要你同意了,五十万太空部队会立刻进驻大明各个城市。”
朱棣眉头一皱,“你这是要,强行推动吗?”
“爷爷,刮骨疗毒!!”
“身上的肉,既然烂了,就得剜掉,否则,就会波及到其他的位置。时间长了,整个身体都会腐烂,然后被后来的统治者吸收,然后,重复这个过程!”
朱棣微微点了点头,朱瞻墡的言外之意,他自然听出来了。
“你为什么之前的在统一世界的时候不这么搞呢?”朱棣有些好奇,那个时候,可是最好的时机,一切都打乱,一切都重组。
朱瞻墡微微摇了摇头,“那个时候刚刚经历完战争,我们大明还需要镇压世界各地的叛乱,内部不能再出现什么动荡了。”
“而且,儒家别的不行,所谓的教化,融合,还是有一套的!”
“所以,你认为现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