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获得一二低阶官职,成为大明官场中的一员。
若是更加幸运,进士及第,一飞冲天,步步青云。
不过,他也知道,能够考中举人,已经是祖坟冒青烟的表现,进士及第,太过勉强。
同时心中更有一丝豪情,每当读到辛弃疾的诗词,少年意气风发,心中畅想,手持马朔,征战沙场。
当今天子武功初现,以百人之众,力挡阉党数千围攻,何等豪情,何等壮志。
武官恩科,更是天子钦点,他心中隐隐觉得,时光的车轮,正轰隆隆的碾过。
北方后金作乱,西边民变不断,正是武官大有作为之际。
可惜,大部分举人看不清这一点,心心念念皆是进士及第,将大好年华,挥洒于四书五经之中。
武官恩科的标准一放再放,最后聚集了五百余人,于校场之中,参加考试。
晴空的日头虽然不算毒辣,但远不如文官恩科能够遮阳避雨。
试卷非常的简单,只是一些基本的口令书写,无需背诵,识字就行。
洪文林轻轻松松度过考试,第一个交卷,第一个通过考核。
孙传庭等人无需参加考试,拿起试卷,细细观摩一番,整个考试粗浅而实用。
要求最多的一项便是用最简洁的语言,发布命令。命令必须毫无歧义,若有任何会让士兵误会的语言、词汇,立刻淘汰。
考场之中,无数秀才抓耳挠腮,不是不会,而是这样的试卷让他们的满腹经纶,无从发挥。
他们为了这场考试,苦读孙子兵法等诸多兵书,可真到考试的时候,全无用武之地。
屈才,太屈才了。
不过,卢象升等人却是眼前一亮,这些文人个个傲气无比,平日与人交谈,仿佛只要让他们指挥军队,定然所向披靡,妙计百出。
但是,他们就是不肯了解军队具体作战的方式,夸夸其谈,浑然不知,所谓的兵法,应当建立在军队的强悍作战力上,否则,任何兵法均是空中阁楼,沙上城堡。
第二项是体能训练,负重前行十公里。
每人一个行囊,一根铁棍,铁棍不可以放在地上,必须扛在肩上,如同那是一杆真正的火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