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相视一笑,周云昭清了下嗓子道:
“赵小友这三策甚好,存人存地之语虽不敢苟同,细思亦有道理,防守不利时可再细作讨论。夏将军之言也并非死守不退,要真是死守、死战不退,我等早已尸骨无存,何来今日之身?!明军法、制严令乃是坚士卒之心,不使其面对强敌畏难而退、望势而逃,本意还是同心协力防守”
到此时,赵治已明白三人的意思。
“这三个老狐狸,有话藏着掖着不明说,简直不当人子!”
虽如此作想,他口中却言道:
“此番事关全谷百姓性命,一人难免思虑不周,还望大家出谋划策,共克时艰”
……
三个方向的哨探小队只留下东南面一支,其他两支延后前一支出发,形成一种滚动探查的方式,消息得以源源不断的传回。
先是探马一日一报,后又两报,继而三报,五人组推算着匪兵大军的行进路线和方向。
120人的民兵小队列装完毕后开往谷口训练场驻扎。另外,20个巡山小队也进入各自防御的山段巡视防备,大量的箭矢和兵器制作出来,由后勤人员源源不断的运往各处备用,又紧急将石头滚木等运送到宽度仅两米的墙上。
时间紧迫,赵治和卫冉召集小队和后勤人员,重申“三杀”军法,要求全体村民共同做好防御,随后是刘夏两人紧急教练众人据城防御的相关操作。
数万人攻打一个小小的山谷中的一堵墙壁,两人唯一依仗的是匪军器械不全,和防御墙的坚固。
和城墙下宽上窄有明显坡度不同,这堵一里长的3米高,用水泥浇筑的墙壁是垂直的,且异常坚固,以斧凿击之,火星迸溅,而墙壁上只有浅浅一道痕迹。
夏守钰检查完谷口那片两里长一里宽插满竹签的空地和滩涂,回望西山叹道:
“刘老弟,咱们恐怕得遁入山中了”
“夏将军太过悲观了,山丘陡峭,大股军队无法翻越,此墙足够坚固,只要打退几次进攻,匪军必定畏缩不敢再攻”
“墙虽然坚固,但太矮,架上梯子,下便能爬上去,墙上的防御又太少,匪军都不必用任何攻城器械,拿块石头都能砸死上面的人。而且匪军人数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