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儿的事儿有什么好争的?”,赵治心想,问道:
“赵二呢,他们是几个人打啊,没人劝架吗?”
赵大难以置信的看着他,又看了看卫冉,卫冉正色道:
“估计几百上千人吧,这事儿劝不了,除了军队,谁来都没用。还没打起来吧?赵老弟,我们快走!赵大,你去喊赵二回来!”
赵治吃惊地看着他,问道:
“争个水又这么夸张吗?”
“赵老弟你有所不知,乡村之中唯水地两样争斗最为关键,争斗也最为激烈,地已固定,争端较小,而水因其流动又看天时,所以争端最多。可不要小看乡村,一旦争斗起来,同宗同姓齐聚,持刀提枪,组织严密,队伍堪比军队,双方打起来,惨烈亦不输于军队。二龙山上的匪徒敢截杀下阳城往来的商旅,甚至官吏,都不敢劫持进城村民”
“那快跑吧,别等他们打起来殃及到咱们这几条小鱼。驾!”
两头驴子拉着两辆车跟着两匹马,一口气跑了七八里才停下。
路过那条通往乡村的小道时,他看见一条路上面对面站了几人正在谈着什么,双方背后的田地里各自站满了黑压压的人群,每个人手里都握着刀、枪、铁锹、铁叉、锄头等等武器助威。
“赵二,马给我,你们继续往前走,别停。我回去看看!”
“赵兄弟,不可,他们现在估计打起来了,村民杀红了眼可不是玩的”
“知道,放心,我就看看,若是听到打起来,我骑马跑开,他们追不上马,安全的很”
虽说如此,他还是带上匕首,背上弓箭才打马往回走。
他一路走一路思考。
据赵大说,争斗的双方是王姓和张姓,都是附近几十个村中的大族。本来只是两个村的争水,扩大后,双方把其他村里同姓族人都喊来参与。
令人难以理解的是,这里面有很多家都是相互通婚的,一旦打起来可能就是翁婿对决了。
走到路口,他见双方还在对峙,便跳下马依着大树观察。
烈日当空,田地上浮动着一层层热浪,双方不惧炎热吵得不可开交,两方的人听着争吵,都等着中间路上的代表人发号施令,用手中的武器将对方打死打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