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的。所以韩暨才告诉孔融一声,免得他不知道情况,又要花大把钱去请人。这就不划算了。
说实话,孔融更适合务虚,让他写写文章,指点江山,评论朝政,这方面的业务他熟练得很。要干实事,就还真的差了一点点。
别看他资历漂亮得很,从司徒掾属到大将军掾属、侍御史、北军中候,虎贲中郎将、议郎、北海相一路历练,但这都没有什么卵用。
后人对他的评价,还是觉得他的文学成就最高。至于治政,那就是呵呵了。奸民污吏,猾乱朝市,亦不能治;融在郡八年,仅以身免;而并不达治务,所在败绩……这些评语,说的全是他治理地方的表现。
刘备手里头不是没人用,不过他还是选择了启用孔融。一是孔融喜欢热闹,动不动就请一票人搞轰趴,刘备看着烦。二是他也想让孔融吃吃苦,让他明白,这世间的许多事,并不是嘴上说说就可以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希望这个老文青,经历过诸般俗务之后,少发点愤世嫉俗之语,多关心点人间疾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