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瑾继续讲。
容瑾表示现在也挺晚了,该回去酒店休息了。无奈地,突然注意到文可鱼一直在后面微笑着看着大家。文可鱼似乎接收到了他的求救信息。就像从前在幼儿园一样,老师之间的信号大部分都是靠眼神传递的。
她笑了笑,走近了柔声说道:“好了,孩子们,你们看,现在已经8点了。我们现在在一个不熟悉的城市,出于安全考虑,我们更应该早点回到酒店。这样吧!我这里还有一个关于成都的笑话,你们想不想听?”
“想!”俩小子异口同声道。
“那你们要答应我,听完这个笑话就要乖乖地回酒店了哦!”这是职业习惯性说话调调。
“好吧!”
“哦!”
得到肯定的回答之后,文可鱼才开始娓娓道来。
--------------------------------
话说啊,有一个上海人去成都旅游。经过两天的观察,他发现成都人见面打招呼都是说:“吃了没?”于是他很高兴,觉得自己来到了一个很友善的地方。
有一天,他正在街上走,突然一个成都人向他迎面走过来。他觉得这是交朋友的大好机会来了啊!于是三步并成两步走到那个人面前,用成都话问:“吃了没?”
没想到!那个成都人瞪大了眼睛回答:“你才是‘吃’了,你全家都‘吃’了!”
------------------------------
讲到这里,孩子们瞪大了眼睛,明显就是跟那个上海人一样没明白到底怎么回事。
“孩子们,你们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吗?”可鱼笑问。
“不知道”
“难道是上海人听错了?”
“对对,因为成都人说话的特别口音和语调使得上海人听错了。后面那个人生气是因为他把‘吃’听成了形容词,他误会上海人在骂他。”文可鱼解释。
“啊?!这样啊?那我可不敢在这里随便跟人说话了。”小磊有点惊讶。
“其实也不用太担心,你只要用标准的普通话说就很稳当了。这也是为什么国家要求小朋友统一学习普通话的原因。至于地方特色方言,学了得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