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国妖横行我做匪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04章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下)(1/3)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朱鼎顺被高攀龙的‘耿直’再次逗笑了。

    自己向他解释了半天政治思维,他却沉浸在道德思维中,不跟他说清楚又不行,麻烦。

    那就拽点不一样的词汇。

    “高先生,孤给和讲个心理认知现象。

    人们大脑处理信息有限,重视前因就会忽视后果,同一件事或同一个人,会潜意识认为之后得到的信息非本质、充满偶然,进而主观忽视。

    大多数人习惯于用前面的印象解释后面的信息,使得同一件事、同一个人,不同人得出不同结论。

    先入为主的认知方式,可以称呼为首因效应、或第一印象,交往双方形成的第一次印象,影响今后交往的判断。”

    高攀龙看武王说话的时候,眼里全是戏谑,终于打开了他的精神篱笆,疑惑问道,“大王是说他们本就是小人?”

    “不不不,小人还谈不上,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不是高先生刚才说的话吗?怎么放到自己身上就变样了?要求孤一视同仁,对自己却分亲疏远近。”

    高攀龙顿时呆滞,片刻后脸色羞赧,微微抱拳,“微臣又犯病了,感谢殿下教诲。圣人言:吾始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吾今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啪啪啪~

    朱鼎顺大力鼓掌,微笑点头,“高先生圣贤书读的不错,就是这个意思,高先生固有的认知里,他们都是道德君子,所以你判断他们不会反复横跳,复判复降,有违气节。

    孤对他们没有什么好坏印象,政客说话做事都不是为了表面目的,扒开现象看本质,抛开情绪谈利益,复判复降,再正常不过的权力选择。

    孤是大明武王,监国摄政,他们不存在民族大义的包袱,就算战死,也得不到殉国死节的名誉,他们内心没有一点道德压力,变成纯粹的权争,更容易导致反复横跳。

    事情就这么简单,在江南士大夫眼中,信王朱由检与武王朱鼎顺的区别,就像东林与齐楚浙党的区别,没什么本质不同。

    失败了,斗不过,那就低头,换个大佬,至于党魁的结局,他们才不管他的死活。”

    高攀龙叹气一声,“人总是愿意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事,微臣又堕入迷障,感谢殿下提点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