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鼎顺的病果如他所说,喝了一碗粥,第二天就好了。
亲卫看守不过来,又把李自成撵了回去,等到第四天,吴三桂才带一千亲卫过来支援。
他们全部骑马,有了马匹代步,虽然没快多少,也不想走路了。
吴三桂、李自成,这可是冤家,宿命般的拆台者。
让亲卫下谷地去清理,再强调一遍,随意杀过人的,投降也不行,饶了他们,如何面对天下安分守己的百姓。
最终只剩下不到三百人,连家眷的妇人也有很多人是悍匪。
到谷底看看山崖峭壁中的圣寿寺,这地方再过几百年也很难修路,也不需要修,破坏桃源,让人修缮经营又是浪费国帑。
算了,先封山吧。
带走所有粮食,一群人向东南走了两天,来到沁源县城。
一言不合给了沁源郡王一枪子,强行没收所有田产和府邸,王府作为县学驻地。
接下来的路就好走了,顺着驿道直奔潞州府,没有去见吓破胆的沈王,三百俘虏留下,让知府送到塞外,继续向东,出太行山,来到河南漳德府。
这里并不是最终目的地,东面的大名府才是。
朱鼎顺在山中耽误了太多时间,亲卫收到一个意外的朝廷通报。
有一个知府,收拢了六千流贼落籍,分散在一府十县境内。
但今年又有人复判,至于原因,脚趾头也能想到他们抢劫惯了,不想自力更生。
而且他们裹挟了三千百姓,这位知府大为光火,一面上报,一面召集之前归乡的军籍百姓,主动平叛去了。
孙传庭以为他的下属会死于流贼之手,没想到仅仅三天,这位知府当先冲锋,带着两千人把五千人砍瓜切菜,所有参与动乱之人被枭首。
嘉奖?升官?
不,有人举报,是他贪墨了流贼落籍时朝廷发放的银子,才导致流贼复叛,他在杀人灭口。
朝廷正在河南接受伪湏政权,武王在中原,怎么还闹出这么个破事,赵南星为了快速结案,立刻派高攀龙和孙传庭亲自到大名府处理。
时间太短,他们能处理出什么结果,但两人为了避免民愤汹涌,已经把知府关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