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福松是武王正儿八经行拜师礼徒弟,自己的兄弟们更清楚,朱承明才是武王真正的徒弟。
朱鼎顺越来越明白这种情况,所以让他代为‘教导’郑福松和朱承武。
也许小孩子之间更好交流。
四月十二中军启程,却偏南一千多里,好在中亚不缺代步工具,走的时候把哈萨克十万大军的干粮也全带着。
十天后,与塔城西来的土尔扈特族人、何可纲的辎重汇合,再次开始长途行军。
这种‘流水账’式的战斗,最终让大军从兴奋慢慢变成了无聊,每日都是行军、行军、行军,连一个小部落都看不到。
而勒克带领的朱承明和吴克善,到五月上旬都没联系到,中军不可能继续北上千里去追他们的脚步。
斥候每西进五百里,就到北面转一圈,除了大军西去的痕迹,毛都没见着,不管是草原还是林海,突然变成了人迹罕至之地。
跨过乌拉尔河,哥萨克叶克部曾经的领地照样一个人都没有,但这里完全没有作战的痕迹。
中军突然成了聋子。
好在进入哥萨克熟悉的地方,也即将进入沙俄腹心,不能这么稀里糊涂下去,千人一队,朱鼎顺派出去万人,给老子摸摸情况去。
五月中旬,中军来到伏尔加河流域,这里的哥萨克窝瓦部同样不见踪影,直到五月下旬来到顿河西边,朱鼎顺终于知道发生了什么。
朱承明完全继承了朱三寨的作战风格,军队和贵族毫不留情斩杀,平民不动,抢干净金银钱财,烧掉建筑。
但是…
欧罗巴与中原文明有两个认知上的区别。
中原最巍峨的建筑都是官府所有,而欧罗巴是…教堂。
中原的贵族杀了也就杀了,欧罗巴的贵族,却永远是…贵族。就算你杀了他们,百姓也没机会,他们也不敢,只会等别的贵族来领导他们。
这是两个截然相反的价值观,同样的策略,大明可以得到百姓的支持,欧罗巴却把百姓吓死了。
说他们愚昧?那是侮辱愚昧这个词,因为他们不懂愚昧,他们就是奴隶,他们就是冰冷的工具。
杀贵族能把平民奴隶全吓跑,朱承明觉得这个地方的百姓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