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远将军府承运殿议事大厅,与大明朝各家衙门不一样。
倒是与王府餐厅有点类似,中间的桌子很长,文武面对面只有半丈,椅子一个挨着一个,每个人都有座位,还有茶水喝。
主位与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平面,坐北朝南单独的桌椅,但也仅仅高出一尺,并不是金銮殿那种高高在上。
朱三寨的一贯作风,凡事文武先协商,能办而未办,搞到议事厅浪费大伙时间,双方都会挨揍。
这里是天下最简洁的会议,长篇大论直接甩军棍,久而久之,每件事都不敢说一句废话,效率超高。
文臣们一开始不懂这个规矩,兄弟们为此牵连白挨揍,赵率教也挨过两次军棍,磨合四年,越来越规范,遇到问题先出方案才会上奏。
一句话,别让武王回答问题,让武王做选择。
辰时未到,属官已提前等候。武官一侧,赵率教、鼎一、鼎五、顺三、毛文龙、满桂、祖大寿、曹文诏、李平胡。文官一侧刘贺州、刘诏、徐光启、鹿善继、袁枢。
辽东现在除了刘贺州和刘诏,其余人都没有朝廷正式官身,刘贺州还稍微好一点点,信王偶尔来信要一点点税收。
刘诏很悲催,朝廷把这个朝倭总督给忘了,到辽东后负责道路运输。
曹变蛟大婚后,朱鼎顺干脆让他去做朝倭总督。
现在所有人都明白了武王对中枢任命套路,文臣武将可以不说话,但必须都懂对方的业务。
这种办法向下延伸后,新开垦的荒地治所,知县、知府等父母官,八成是解难营退役把总千总任职。
文臣一开始对这样任命很反对,但又缺少很多官员,运行两年下来,他们才发现效果出奇的好,军人退役当父母官,上下治理反而更加通畅。
会议开始前,会场等候之人并不严肃,有时稷武王也不参加,他们私下很是随意。
满桂大大咧咧喝着一杯茶,朝对面扬扬下巴,“我说刘大人,你没事去找大王做什么,满某人随大王西征,你可别打扰大王兴致。”
刘贺州白了他一眼,随意答道,“六百里急报,哈剌温山突降大雪,三万人受灾,有九个村子联系不到。”
“死…死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