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这样,执行有问题我们再调整,孤肯定会杀很多的官,你们有点心理准备,杀那么两三次,他们才能知道到底什么是官。”
“殿下圣明!”
什么大气魄,都是因为老朱定的俸禄太低,正一品年俸一千石,实发七成,通货膨胀顶多二千两,官员不贪墨连幕僚都养不起。
还是老赵家对官员好,工资加各类补助,比清朝养廉银还高。
朱鼎顺一边喝茶一边看他们几个小声讨论,人太少,有点寒酸,不过人多也没用,反而全是质疑声。
噔噔噔~
敲敲桌子直接下令,“顺二与宁完我到甘肃,顺四与鲍承先到宁夏,范文程就在固原,尤世禄、班九配合。不服者格杀勿论,只有血才能让他们冷静下来,卫所改县城,十一月底必须配齐所有官员,过年我们宣告国号、年号。”
众人齐声领命,正事谈完,赵南星笑呵呵道,“殿下是圣人,以后可直接下令,属下这几个臭篓子苦恼了一个月,还没有殿下一人周全。”
朱鼎顺呵呵一声,“孤说过我们喜欢研究先贤,赵先生忘了文景之治,文帝把十五税一直接减半,变成三十税一,后来更是免除农税。”
赵南星摇摇头,“不一样,西汉初定,全国只有一千五百万人口,大明现在两万万人口。且西汉取消农税非治国良策,百姓对人丁税、劳役均产生严重抵触,幸好晁错提出纳粟授爵建议,靠富人救济才不致中枢崩溃,可见这种办法无法延续,只对当时那种民不思种的情况有用。”
朱鼎顺点点头,“赵先生见识非凡,《贞观政要》开篇中,唐太宗向臣子三次发问,探讨为君之道,提出为政者应注意的主要问题。臣子的答案,也堪称盛世治国的总纲。赵先生给兄弟们长长见识。”
赵南星立刻告诉其他人。贞观二年,太宗即位,提出第一个问题:什么叫做有道明君、无道昏君?
魏徵答: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魏徵还列举历代偏听偏信的帝王,往往导致国破家亡的危机。
因而他总结道:君主只有多方听取采纳谏言,才能避免欺上瞒下,下情上达天听。
贞观十年,天下逐渐走向稳定的治世。太宗提出第二个问题:在帝王的事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