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国妖横行我做匪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10章 兴福元年的天下事(1/4)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登基大典后的信王一直在文华殿,日夜攻读朝廷历年奏本。

    与那个世界不同,此刻的魏忠贤很规矩,且天启已明确告诉过朝臣,权阉是他的手段,所以信王和东林对魏忠贤并没有表现出深仇大恨。

    中枢现在对奏本的处理是先到文华殿,再到司礼监,然后又返回文华殿信王手里。

    司礼监完全成了一个过渡,这就是失权,若非需要向皇帝太后负责,根本不需要转这一圈。

    但魏忠贤很有眼色,让司礼监在文华殿偏殿弄了一个小公房,还把内库大权交给孝贤太后,太后自然又转给信王。

    于是衙门休沐的时候,信王已大权独揽,若仔细看,他现在比天启权力都集中,除了没有厂卫,一切都在掌心。

    朝廷大权过渡如此平稳,完全超出内阁众人意料之外。这样的魏忠贤不仅不能打压,还得抬一抬,赏了一个太傅衔。

    滑天下之大稽,曾经斗得头破血流、恶贯满盈的权阉九千岁,稳稳当当退居二线,还与内阁君子做起了朋友。

    奉大行皇帝遗诏,杨涟获平反,追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号忠烈。

    杨忠烈一出,东林君子都得平反,天启可没让他这么做。但内阁现在是孙承宗做主,高攀龙、朱国祯本身还是东林,孙传庭、周延儒、冯铨、李精白没有反对。

    信王干脆下了一个招贤令,韩爌、赵南星、曹于汴、钱象坤等东林被起复回朝。

    赵南星没影,游离天下去了,其余人却陆续回朝,朱由检直接跳过与阉党清算的大戏,兴福元年开始崇祯二年的大戏。

    天下臣民还真给信王面子,大明疆域东西南北一片安静,原本边军闹饷哗变的事,也被大气的信王消散于无形。

    春季的时候,稷武王迁察哈尔本部到大都旧地,距离张家口三百多里,朝廷派出一队信使观礼。

    没有见到稷武王,听说去了奴儿干旧地。

    中枢清楚知晓稷武王现在没有大军,也不再关注草原的事。

    四月底,孝仁皇太后遗腹子降世,还真是男孩,这没得作假,出生时太多人在仁寿宫看到,大行皇帝赐名朱慈煌。

    兴福皇帝在第二天册封皇弟沁王,藩地辽阳,奉大行皇帝遗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