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国妖横行我做匪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74章 那一点火星(上)(1/3)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这个时节草原奔马非常快,从辽东到漠南,越跑越快。

    虎子、范文程、赵南星,九月初就到了宁夏关外。

    范文程与虎子到哈喇慎转了一圈,带走五千人。

    到鄂尔多斯和西土默特,与两位酋长商量冬季各用一万人,扭头来到宁夏的边堡。

    路上前后停留不超过三天,他惊呆了。

    明朝后期陕西北部,来个印象图

    大明朝的陕西省治非常大,延绥、固原、宁夏、甘肃四镇,都在陕西省治之下,固原就是陕西都指挥使驻地,并不在西安。

    宁夏镇有三大‘主力边军’,分别是前卫、后卫、中卫,还有左右中三个屯卫。

    西北四镇防御的敌人很单一,就是抵御土默特俺答汗顺义王。

    陕西的省治辖区像一个龙头,宁夏延绥两镇在龙角,沿着长城像‘描边’一样的属地,又长又窄,非常分散。

    尤其是延绥镇,只有一个榆林卫,却有八万边军。

    俺答汗嗝屁以后,朝廷实际已经‘抛弃’西北四镇,完全处于放养状态。

    西北边军与蓟辽、宣大不同,除了固原,三镇完全没有府治县治,且地域广大,边军指挥使权力非常膨胀,总兵府、巡抚衙门,比辽东战区权力还集中。

    军籍的捆绑固定,边军就像宗室一样,朝廷永远不会全额发饷,也没有实力全额发饷。

    等不来饷银,边军本人和家属只能沦为指挥使的佃户和牧民。

    万历二十年,哱拜叛乱之后,西北再无大战,四镇营兵加起来不足万人,且这一万人早消耗在辽东。

    恶性循环来了,万历二十年之前,边军还有常规饷银,三年一发、到五年一发,从四成饷到一成饷,万历四十年后再没有发过一文钱。

    也就是说,西北三十多万边军,现在…没有营哨军、没有战兵,总兵想贪墨也没戏,只能种地放牧。

    朝廷只是允许巡抚收税后就地发饷,至于收了多少,发了多少,中枢不关心,反正不够。

    这就是明末的西北实情,史册中很难找到西北这段时间发生的事。

    西北之事,已在大明中枢政务中消失三十年,尤其近十年,更加无人看一眼。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