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国妖横行我做匪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53章 东海商路实情(1/3)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刘诏从来不知道,毛文龙还是个‘海贼’,这家伙在他来之前,完全是黄海、东海的扛把子。

    但他很快理解东江的处境,几十万人快饿死了,东江真的不得不抢。

    袁可立之后,朝廷中枢大乱斗,三年没有给东江一两饷银、一粒米,没有叛变已经是天大的忠心。

    东江很早就抢了朝鲜水师和原来辽南水师一部分海船,不多,三十艘鸟船。

    这些船不能让朝廷知晓,于是,东江水师本部之外,还有一支‘编外’武装。

    毛文龙竭泽而渔,两三年时间,把北直隶和山东到倭国走私的商号给搞没了。

    加上水师交叉封锁海湾出口,北地不多的走私商号彻底绝迹。

    毋庸置疑,海商都是海盗,这是十七世纪初全球共识。

    大明到倭国的走私线路有三条。

    第一条从闽海到夷州、经琉球到萨摩藩,之前占据东洋贸易的六成,现在更是高达九成。

    第二条,江南豪商夏季直接跨越东海,地理维度与倭国持平,东西向没有纯粹的顺风时机。

    五十天在海上,航向稍有偏差,到倭国后目的地不确定,南到萨摩藩、北到平户,甚至到济州岛都有可能。

    为了安全,江南豪商会结伴而行。

    二三十艘船安全是安全了,但他们忘记了另外一个因素,交易量过大,改变藩地实力平衡,政治影响后果严重。

    结果幕府和闽商联合,毫不留情绞杀他们。

    一部分江南豪商不得不依靠郑芝龙,一部分豪商则鬼鬼祟祟冒险偏北航行,先到朝鲜南岸,确定航线后再精准走私。

    东海的商路被严重削弱,郑芝龙越发膨胀。

    零散的走私不仅危险,他们还得冒险联系买家。本来一年一次的商路,变成了两年一次,且量很少,艘船,幕府很难抓住,也不会影响藩地大名实力,就这样偷摸摸存在。

    第三条,就是北地海商,冬季出发,夏季前返回。只要不遇到海盗,这条路非常安全,先到朝鲜、途径济州岛、准确到达平户。

    八年前努尔哈赤进入辽东后,海湾内全是水师船只。走私?还没有出海湾,就被水师生吞活剥了。

    好极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