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君臣还沉浸在欠债还钱的难堪中,突然听到国战起,脑瓜子嗡嗡嗡大响,没一个跟上趟。
“金大人,朝鲜水师有多少人,有多少百人以上的战船?”
金瑬啊呀一声拜伏,“回大将军,水师十六万,但分驻三岸,百人以上战船大概…大概五百艘。”
“十六万?实编有多少”
金瑬大胡子脸一红,“除去港口维护、船工等,大约六七万人。”
“好好极了,让这六七万人跟随本官作战,一百万两算给他们的饷银。”
朱鼎顺又扭头看向李倧,“本官就这一个要求,大王应该很容易满足,不用谢。”
李倧嘴唇哆嗦,朱鼎顺哼一声,“本官反正会留日,大王可以再商量一下,外面有人来了,咱们先看看朝鲜宗室两位优秀子弟。”
光海君李珲五十多岁,看起来是收拾过,但掩饰不住皮肤的粗糙,胡子杂乱,指甲缝中还有泥。
怀恩君李德仁则是一个年轻人,比李倧年轻,否则也不会有‘竞争力’。
光海君进殿只是微微拱手再不说话,怀恩君则匍匐行大礼。
朱鼎顺呵呵一笑,让金瑬把自己刚才说过的话再说一遍。
说是说了,众人不明所以,朱鼎顺又站起来,负手到两人身边,一句话让朝鲜君臣直接吓尿了。
“若两位是朝鲜王,应该怎么做?”
李倧立刻起身站到身后,“大将军…”
“闭嘴,都别说话,本官不想听太多人吵,烦死了。”
朱鼎顺突然一身杀气,与他们记忆中的天朝上官完全不同,一个个起身低头肃立,战战兢兢,并没有一人顶着吵。
回头看一眼刘诏,好似告诉他,看到了吧,这就是朝鲜面对大明的态度,他们不敢,给个胆子也不敢。
这群王八蛋贵族就是太会做儿子了,或者说他们把天朝上国的脾气摸的清清楚楚,平时磕磕头、战时嚎两声。
万事一个原则:向北一指,振振有词,我有大明爸爸。
中原王朝好面子,还偏偏就吃这一套,靠。
几百年下来屁好处没有,赏赐不少,还流血十万兵。
哎~
朱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