疗药,只需要月即可。”
皇帝眼中闪过一丝错愕,眼珠子转了两圈,似乎在做选择。
过了一会,又突然转向郭恺之,“郭爱卿,宣大无忧,林丹汗已不可能威胁漠南,不需要总督了,卿家知兵事,回京掌印兵部吧。”
“微臣领旨谢恩,肝脑涂地报效皇恩。”
“嗯,京营欲抽调三万补辽西,由大兴伯领军,仍归平辽大将军麾下,辽西也需练兵万人,兵部事很多,袁卿遥领不合适,辛苦卿家。”
“微臣惶恐,不敢负皇恩。”
“两位卿家起来说话,朕倒是发现了另外一件事,解难营约两万多人,全部是宣大人呀,郭卿家以为呢?”
“陛下,这是误传,解难营一半是宣大人,一半是北直隶、晋陕、延绥,甚至有宁甘子弟。”
皇帝很吃惊,再次看向魏忠贤,可怜九千岁立刻拜倒,“陛下,奴婢…奴婢没过问,只是锦衣卫奏报。”
郭恺之躬身代替解释道,“宣大子弟是很多,但他们在做工,挑不出这么多精锐青壮,他们很多是商号的护卫,天南地北汇聚而来。”
“郭卿家有误吧?皇叔自己都说过是宣大子弟。”
“应是他随口概述,很多人都是代替商号驻宣大的护院,他们自己也说是来自宣大,其实是在宣大求生,而且户籍杂乱,有人在当地买户,更容易让人误会。”
皇帝苦笑一声,自嘲找了个无厘头的话题。
郭恺之说的是真的吗?
是真的就见鬼了,解难营七成人没户口,随便你怎么编,朱鼎顺自己都无法证明。
郭恺之觉得不能让皇帝从乡党角度考虑问题,得换个角度,他认为朱鼎顺绝对也是这么想的。
“陛下,解难营主将副将,百人头领以上开始流动,他们每天都在轮值,大将军如臂驱使的原因是他们全是生死兄弟…”
“胡说八道,朕怎么可能拆解难营!”
“呃~陛下,微臣是说,应该考虑让解难营扩大,大将军麾下的将军独立领军,他们十来人兵才并不弱。”
“郭卿家倒是与皇叔的说法一致,怎么扩大?大明朝可养不起第二个解难营。”
徐希皋此时拱手,“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