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看到张之音的时候,他戴着严实的面罩,因为她出自豪门权贵,在乎礼节。
但她不是给张家戴的,是给未婚夫而戴。
三年后再次相遇,张家和宋家好像对她们的关系无所谓,有超越时代的接受力,原因同样是她们出自豪门权贵。
既然定了,就不在乎传统礼节,根本不怕有人哔哔,连老师袁可立也毫无阻隔接受。
前后看起来非常矛盾,其实一句话可以解释。
自由是相对的,且永远是相对的。
古往今来,任何时期都有一小撮人实现了相对绝对的自由。
七世英国公张家和十一世西宁侯宋家就是那一小撮人,他们不在乎别人说什么,也不怕别人说什么,只要他们愿意,比皇帝活得潇洒。
嫉妒没用,羡慕就得努力。
张之音昨晚长谈之后,终于明白朱鼎顺为什么非要带着她。
塞外的兄弟自己都没发现,他们对长城内的权贵没有一丝‘敬畏’,他们认为自己的刀子天下最快,眼里只有皇帝和大哥。
虽然是事实,但朱鼎顺明显不想永远做个强盗,他也无法永远做个强盗。
想进入中枢,就必须做事;做事就有人脉交织、有交织就有算计妥协,兄弟们又无法接受突然凌驾到自己头上的权贵。
用朱鼎顺的话说,这是结构性矛盾,无法改变。
大嫂,就成了最佳最有效的联系桥梁。
大嫂,必须出自与三寨利益高度一致的权贵。
宋家才高度一致,张家勉强可以接受,但张之音比表妹有绝对的优势,他们早已私定终身不算,主要是捕鱼儿海的老兄弟,全部认识她。
四年前的老兄弟早知道,大哥有一个国公嫡女的女人。
张之音在营地根本不需要介绍,只要露个脸,到哪儿都有人热情行礼,且都是小头目主动行礼,其他兄弟稍微有点迟疑,就被头目暴打,一句这是大嫂、英国公大小姐、和大哥一样文武全才,新人立刻抱歉连连行礼。
大小姐很享受这样的待遇,偶尔与亲卫演武,短时间内所有人都接受了这位大嫂。
他们会在这里停留五天,大山里温馨无比,外面却金戈铁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