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国将军果然读的一手好史书,这是众人一致的看法。
朱鼎顺摸摸额头的汗,什么好史书,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反正你们喷不过我。
“鼎顺将军,陛下欲让您封爵,用宗室来领导勋贵?”
朱鼎顺看一眼问话的张果中,一时不知该如何解释,不由得反问道,“张先生,这话您不觉得可笑吗?”
“啊?!为何可笑?”
张之音不想让朱鼎顺说难听的话,出言提醒道,“陛下欲令西宁侯嫡子宋裕本带一千公侯伯爵子弟禁卫出塞,观战夫君与东虏明年的战事,这是绝密,诸位谨记。”
袁可立与李老头对视一眼,赞叹一声,“谁说陛下不学无术,天子自然有天子的眼光,妙。”
李老头也抚掌大赞,“开疆拓土,上下一心,又为战后准备,的确妙,妙不可言,陛下有如此胸怀,东林诸君子耽误了四年时间。”
鹿善继不明所以,他是晚辈,不怕别人说,闻言疑惑问道,“袁公、李公,怎么就妙了?”
“拆解勋贵、整肃京营,皇权延伸到塞外,又一批勋贵将会出现在北疆。”
朱鼎顺说的太笼统,张之音叹气道,“鹿大人,表哥将会放弃袭爵,到塞外夫君麾下带兵,禁卫子弟也免不了会有那么几个人,加上夫君麾下本身朱姓较多…”
鹿善继明白了,大张嘴问道,“京营能有一战?”
袁可立接过话,“有没有一战不重要,重要的是京营出战。陛下和勋贵自己也知道,他们无法单独领兵,那就让子弟去领兵,不需要多,五万人足矣,不,三万人足矣。”
朱鼎顺点点头,“没错,陛下眼里,小子有两万战兵,他为了避免有人在声望上压过我,先让我作战一年,让禁卫子弟出塞,名为观战、实为跟随。真正目的是让公侯子弟带京营到我麾下。呵呵,其实我不需要,皇恩浩荡,小子也只好装作不知道。”
皇帝真是用心良苦啊,木匠对待自己是真不错,相信人相信的无底线。
袁可立突然举杯,“敬陛下!”
众人不得不喝,“敬陛下!”
各自斟酒,袁可立又道,“敬东林诸君子,敬魏忠贤贼子,敬勋贵,他们各自成就了大明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