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国妖横行我做匪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6章 强弱恰到好处的朱三寨(上)(1/4)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猥琐发育、别浪,这才是万世真理。

    大明的脊梁现在不懂这个道理,朱鼎顺也不想引导他,时间一长就知道了。

    不破不立,反正老子没当圣人的计划,努力吃饱饭很现实。

    天下风云辈出,每个人都有历史责任,干嘛影响人家推动历史车轮。

    这年头的马车都很大,也很重,毕竟这是实力与地位的象征,虽然大木轮可以减少颠簸、里面也有厚厚的被褥,朱鼎顺还是坐不了。

    晚上找一个背风的地方露营,四辆马车围成一圈,朱鼎顺并没有进车里睡,反而让梅溪去陪二喜,安慰她几句后钻到自己的小帐篷中,与孙传庭好好聊聊。

    白天让护卫告诉了一点事,脊梁兄不是很高兴,朱三寨的确有三个寨子,也的确能聚拢起一万多人。

    但寨子嘛,东西两寨完全是兵堡,各有一千战兵,其他人加起来也没有五百。

    北寨人很多,约三千人,但各方势力混杂,家属子弟都有,还有代王私下派来的管家,就是一个集贸市场,战兵只有五百。

    两千五百战兵,其中两千群战,五百是亲卫,但朱三寨确实可以调动很多人。

    元朝鼎盛时期,全世界蒙古人加起来才四百万人,到老朱手里顶多三百万,朱小四连削几次,抛去西亚、中亚、金帐汗国,东亚顶多一百多万,经过三百年战乱,一半变成明人。

    这其中有所繁衍,也是少数,关键是,就算大明朝不去揍他们,他们也天天在窝里斗,残酷的很。

    别的资料不清楚,朱鼎顺知道北元所谓的察哈尔大汗本部也只有四万能打仗的男人,还是十几个部落加起来的人数。

    西边土默特、鄂尔多斯两部,属于顺义王的人数倒是不少,有二三十万人,但朱鼎顺去过河套,至少一半是晋陕偷跑出去的百姓。

    蒙古岭北老家顶多十万人,明朝史书记载鞑靼人出动一万、两万、十万,都是虚数。因为蒙古人打仗是带家眷的,前面男人拼杀,后面老幼赶着羊群、拉着帐篷,整个部落出动。

    读书时朱鼎顺很不理解亿万人口大国被几十万人折腾的疲于奔命,自己出塞当了三年山寨王,瞬间明白了,这个时代吃饱饭的永远惹不起饿肚子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